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壮族共有一千二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一千一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等州(县)的有八十二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县等地的有三万五千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有一万多人;散居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有四千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壮族人民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驹誉是一位只读过私塾,没有上过正规中学和大学,没有一张文凭,靠刻苦勤奋自学成才的教授、学者和诗人.马驹誉1941年至1949年曾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均为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任教授,并与谭丕模、张毕来、杨荣国结为挚友.他从12岁开始习作旧体诗词,著有诗歌30多册,多被抄家散佚.出版的《马驹誉诗文集》,收入旧体诗词250余首.他的诗词直面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寄情山水风物,感叹世态炎凉,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仁民情怀”.  相似文献   
3.
令人爱不释手的报告文学佳作,无不以“精而短”的特点取胜。从而卓然独立于文学之林。要创作新世纪报告文学的“精短”作品必须注意——剪裁艺术:“沙汰其枝叶”,“约取其本根”;写人技巧:凸现其个性,力求真像活;表述策略:倾注其激情,阐释与想像。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为了镇压革命,阻挡历史前进,总要请出孔子的亡灵来为他们倒行逆施的反革命行径张目。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不但从孔子那里搬来了唯心主义的“天才论”,作为他反党的理论纲领,而且全盘承袭了孔子“克己复礼”的衣钵,作为他搞反革命复辟的政治路线。“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挂在林贼黑窝墙上的这面黑旗,赤裸裸地暴露了林彪及其死党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集中体现了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相似文献   
5.
壮族当代小说的丰硕成果,在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等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所特有的内涵和特点。在当代文学教学中把壮族当代小说放到“民族审美”的多棱镜下进行观照,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究,以期揭示其内在规律,彰显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独特的艺术光彩,显示出作家的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个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个别和一般的交融,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无疑为文学课程教学带来多样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魏华龄先生以92岁的高龄撰写了54万字的史学力著《桂林抗战文化史》,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此书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观察,公允的评价,科学的论证,全方位、多侧面、全景式地描述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产生、形成、发展、盛况的光辉历程,填补了桂林抗战文化"无史"的空白,在桂林抗战文化史册上树起了一座高耸的里程碑,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确立了它坚实的历史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爱国爱港诗人王一桃在广西从教多年,于80年代末定居香港,现已年近八旬,但他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异常旺盛的创作激情,笔耕不辍,佳作迭出。近年又出版了沉甸甸的政治抒情诗集《预言和创举》。全书分为冬之卷、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四大卷,别有创意,既有时序更替的本意,更有政治风云变幻的象征。诗集立意高远,气度不凡;政论和诗水乳交融,诗情格调骤然飞升;语言阳刚落地有声,韵律柔美彩色生辉。诗人纵情讴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画如诗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韦瑞霖先生编撰出版了《新桂系纪实》(上、中、下册)、《赤子吟》、《实用诗韵》、《韦瑞霖诗书画选集》等著作。他一生创作古体诗词1700余首,从数量上看,为现代壮族作家之冠。他又擅长书法、国画,把诗书画融于一炉,三为一体,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在壮族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从内容上看,他的古体诗创作,艺术地反映了他87个春秋酸甜苦辣的人生旅履,真实地表现了他深明大义的睿智,虚怀若谷的人品,忠诚人民的操守,热爱祖国的思想,对人生际遇有独特的感受,主题思想十分鲜明深刻。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怀抱,思想感情自然流露,不事雕琢,少用典故,写得自然真切,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在这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彻底肃清林彪、“四人邦”的流毒,尽快地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10.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樊运宽教授创作诗词逾千首,出版诗词集《竹韵泉声集》。他对桂林山水风光情有独钟,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份量最重,韵味最浓。字里行间流淌的典雅诗美和时代气息,展现了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的旷达情怀和不凡抱负。其诗词命意高远,思致渊永;想象超拔,意象奇杰;写境非凡,神领意造;韵律协畅,声色俱全;曲昭文体,孚甲新意彰显了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