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开设后,迄今已评了12届。评奖标准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打造的一把尺子,而以这把“尺子”量出来的获奖作品,则准确地体现了社会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过程。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内容,又是展示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橱窗。这一点,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可得到典型的反映。所谓人性,是人在现实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规定性:既包括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为生理需要,诸如食欲、性欲、享受欲、获取欲等等;人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社会需要,如交往、理解、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  相似文献   
2.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倾向性、经验性或典型性。典型报道、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等属之。非事件性新闻的时效要求较为宽松些,但也要尽力找寻和体现新闻根据(由头),善于利用新闻发布的契机”。在长期的实践中,这类报道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写法。一、“借着一个适当的题目来写”这一写法是毛泽东提出来的。1948年11月5日…  相似文献   
3.
区别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的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有两则寓言,一般的中国人恐怕都耳熟能详:一是“叶公好龙”,一是“郑人买履”。寓言中叶公与郑人都成了被人们嘲笑的对象,在今天看来,这恐怕多少有些误解。 叶公好龙之甚,以至于墙上画龙,柱子上雕龙,家中到处是“龙”。但真龙来了他为何又惧之?人家说他是假好龙,或者说是好假龙。我想他是一开始就未接触过真龙,在虚拟的龙的世界生活惯了,忘  相似文献   
5.
运用以点证面、以实写虚的修辞手法 非事件性新闻,《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倾向性、经验性或典型性。典型报道、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等属之。”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26日,长沙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交通事故,一女子驾车连撞5辆机动车,撞伤7人案.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的极度关注,<长沙晚报>于7月27日率先报道此事,随后,长沙市几大媒体都从7月28日起在显著的位置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对此事作了大篇幅的追踪报道.其报道总量远远超出一般的交通事故报道.究其原因,与报道者受成见影响对新闻事实所作的价值选择偏差有关.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这件事情是颇具新闻价值的。省会长沙几家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对于这样的会议新闻,如何报道得更好?比较四家媒体的报道,可以分出其高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17日,湖南省会某都市报在A13版显要位置花大篇幅刊登报道:《“炒作学”长沙开课》,称湖南师大新闻系一教师开设“新闻炒作学”一课,“场面火爆”,既赢得了学生的追捧,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源起 教师的专业成熟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乃至知名的教育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专业成熟的过程而言,需要经历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对教师成长的周期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为教师指明个人的专业发展道路,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提供需要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和田地区碘缓释器的使用进行系统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土盐水使用碘缓释器组的水碘含量为23.1±49.0(mg/kg),明显高于土盐水未使用碘缓释器组的0.06±0.05(mg/kg);土盐水使用加碘器组尿碘中位数育龄妇女为125.3μg/L,儿童为134.5μg/L,均低于碘盐组但明显高于土盐水未使用碘缓释器组。有33.9%的育龄妇女和31.7%的儿童尿碘水平在100μg/L以下,25.4%的育龄妇女和29.3%的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在300μg/L以上;土盐水使用加碘器组目标人群的甲状腺肿大率育龄妇女和学龄儿童分别为19.1和19.0%,,明显低于土盐水未使用碘缓释器组并接近碘盐组水平;土盐水使用加碘器组IDD知识知晓率在育龄妇女和儿童分别为72.9%和72.7%明显高于土盐水未使用碘缓释器组并接近碘盐组的水平。结论在和田地区使用碘缓释器作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临时性替代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