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课”——这一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方式,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慈矿的改进和发展,重新回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他也因此引起了国内语文教学界的关注。如今,除了继续完善“对课”教材外,丁慈矿又开始着手搜集和研究民国时期的小学国文教材,而他更大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代学生亲近汉字,了解并真正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开拓性的理论探索——评《中国电视文艺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10月,“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电视文艺学》一书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地从电视文艺发展历程、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和电视文艺节目形态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论证,侧重研究了电视文艺现象、节目形态、策划、创作、制作、传播、接受过程的艺术规律和创作特性。主编张凤铸教授是我国从事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资深学者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生导师,其他参与编撰的学者教授也有着丰富的从事电视文艺教学和实践经验。正因为如此,该书作为具有规范性的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