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报纸是党的"喉舌",那么一版就是"深喉";如果说报纸是舆"论阵地",那么一版就"是前沿"。"深喉"的声音不宜杂,"前沿"的兵将不宜多。一版应追求一种简约风  相似文献   
2.
1 病情摘要伤者 ,男 ,18岁 ,某在校学生。 2 0 0 2年 8月 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 ,当时感憋胀、疼痛 ,活动受限 ,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 :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 6 .2× 6 .2cm类园形高密度影 ,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 ;左肾盂旁可见 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 :右肾包膜下血肿 ,包膜下积液 ,左肾肾盂旁囊肿 ;专科查体 :双季肋角不对称 ,右侧略饱满 ,局部青紫肿胀 ,叩压痛 ,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 2 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 :1、右肾肾周血肿 ,不除外包膜下…  相似文献   
3.
1 病情摘要 伤者,男,18岁,某在校学生.2002年8月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当时感憋胀、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6.2×6.2cm类园形高密度影,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左肾盂旁可见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积液,左肾肾盂旁囊肿;专科查体:双季肋角不对称,右侧略饱满,局部青紫肿胀,叩压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2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1、右肾肾周血肿,不除外包膜下及肾内血肿.2、左肾肾盂旁囊肿.2002年10月8日复查CT示:右肾区相当中上极部位有9cm×7.5cm×11cm大小囊状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楚,与前血肿大小一致,肝脏及右肾不同程度受压,右肾形态略有改变;左肾盂旁可见约2cm×2cm囊状低密度影,右肾填加影消失.  相似文献   
4.
斑蝥中毒死亡未检出斑蝥素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情摘要 患者女,26岁,因结婚六年不孕,于2000年6月30日上午11时许服用游医王某治疗不孕症偏方(斑蝥3个,蒲黄半匙,五灵脂半匙、研磨成粉、伴麻油口服)后,感身体不适,头晕,腹痛、继而出现频繁呕吐、尿频,此间曾3次找王某,均称正常反应,未作处理.2000年7月1日晚22:00因视力模糊,意识不清,尿血,休克等症入县医院抢救,于23:00死亡.其夫即向县卫生局反映,因王某系无证行医未予受理,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正式立案侦察.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外涂斑蝥粉剂致急性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资料 2008-02-19日,某县无证乡医(男,58岁)报案称:村民女,24岁,到其家中治疗皮肤病后呕吐、昏迷不醒,送至当地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接报案后,经立案查明:死者患银屑病,2008-02-17日该方医用自配药物(猫眼草20g,斑蝥10g,硫磺200g(研末),凡士林500g调和)涂于全身患处,翌日又用大黄、黄连、黄柏各50g(研末),用水调和涂于全身患处覆盖,后致死者呕吐、昏迷,于2008-02-19日死亡.  相似文献   
6.
1案情摘要 伤者刘某,男,58岁,因发生矛盾被他人用拳击伤左眼,伤后20min在当地医院检查见:左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伴头痛,视力下降。一周后,伤者出现头痛、头晕、夜不能睡眠,左眼看不清,即到眼科医院查:视力右眼0.8,左眼面前手动,眼压右眼5.5/4—2.74kPa,左眼15/3—10.9kPa,左眼睑球结膜充血,前房浅,瞳孔散大约6cm,对光反射迟钝,由于门诊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3d后入眼科医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1案情摘要 死者,女,4岁幼儿。2005年4月20日晚8时许,因腹痛、腹泻、呕吐3h后,请村医来家诊治。诊断为:急性肠炎。随给予氧氟沙星100ml静点,约1h后,腹痛、腹泻、呕吐仍未缓解,又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6万单位+维生素B610mg静点。观察20min,滴速正常,患儿未见异常反应.后医生因有急事离去。10min后,幼儿腹痛、呕吐未见好转,患儿母亲见滴速慢,  相似文献   
8.
Fn、HSP70在冠心病猝死心肌中表达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心肌组织Fn、HSP70染色改变,为法医学鉴定冠心病猝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35例冠心病猝死案例、30例冠心病死亡案例以及32例非冠心病死亡案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的表达。结果:纤维连接蛋白在35例冠心病猝死案例、冠心病死亡案例以及非冠心病死亡案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冠心病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猝死组和非冠心病死亡组(P〈0.05);冠心病猝死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死亡组(P〈0.05);HSP70在冠心病猝死案例、冠心病死亡案例组呈阳性表达.冠心病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猝死组(P〈0.05).非冠心病死亡组均呈阴性表达;Fn在冠心病猝死组中的表达与HSP70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纤维连接蛋白和HSP70的阳性表达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灵敏指标,对推断冠心病猝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栓形成是血循环障碍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多发生在静脉系统,尤其是盆腔静脉和下肢静脉,在心脏及动脉如果没有内膜病变的存在,几乎很难形成血栓.作者在实际检案中遇到一例在右心腔、腹主动脉等大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案情摘要 患者女,26岁,因结婚六年不孕,于2000年6月30日上午11时许服用游医王某治疗不孕症偏方(斑蝥3个,蒲黄半匙,五灵脂半匙、研磨成粉、伴麻油口服)后,感身体不适,头晕,腹痛、继而出现频繁呕吐、尿频,此间曾3次找王某,均称正常反应,未作处理.2000年7月1日晚22:00因视力模糊,意识不清,尿血,休克等症入县医院抢救,于23:00死亡.其夫即向县卫生局反映,因王某系无证行医未予受理,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正式立案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