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13篇
科学研究   17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档案法律可操作性原则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档案法律的可操作性,是指档案法律具有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而不受守法者和执法者任意理解或任意说明的干扰,并确切地、公开地加以实施和促使法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系列特性.包括:档案法律的公开性、档案法律的确定性、档案法律的不矛盾性和档案法律的适中性等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2.
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183;罗伯特&;#183;尧斯(H.R.Jaus)认为,应把审美主体也作为审美研究的对象。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在商业广告中,消费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刨造,用自己的审美体验去积极能动地影响广告创作者的刨作模式。因此必须了解消费者接受心理,才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刨作出不同特色的电视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3.
4.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障碍表现在以下方面:从障碍的类型看,一是迟滞型。即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停滞状态,生理年龄增长了,心理年龄却没有相应增长。其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思想方法仍表现为“学生腔”,与社会所期待的大学生社会角色要求不相符,不是显得天真幼稚,就是表现为困惑彷徨,不知所措。二是假成熟。三是逆向型,也可称为变态型。如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心理疾病都属此类。从障碍的方面看:一是人生观偏离。二是道德失范。三是能力水平不适应。大学生是“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操作者和开拓…  相似文献   
5.
一对于许许多多上了岁数的读者来说,人民画报几乎成了提供回忆往事的地方,远逝而去的风云岁月,就矗立在那儿,触手可即,时常引发人们多少追忆和感慨。这本创刊近半个世纪、由毛泽东同志题写刊名,周恩来同志数年亲自审稿,第二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倾情关注过的国家第一画刊,  相似文献   
6.
7.
8.
本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从电视批判理论中的读导向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观众与电视广告之间是如何进行互动的,指出“诠释社群”对观众影响形成观众与广告在观念上的互动,观众通过对广告的默许,顺从与交战产生在意图上的互动,表明观念如何在互动中填补广告中所遗留的空隙及广告与观众如何运用好莱坞模式与修辞式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10.
洪兴祖,字庆善,号练塘,镇江府丹阳县(今江苏丹阳)人。生于宋神宗元祜五年(1030),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上舍及第。历仕湖州士曹、秘书省正字、太常博士、知广德军、提点江东刑狱、知真州、饶州,绍兴二十四年(1154),因为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解》撰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卒,享年六十有六。洪兴祖一生好古博学,著述宏富,尤以名物训诂见长,"近世考订训释之学,唯吴才老(棫)、洪庆善为善"。其所著《楚辞补注》,已成为楚辞研究的不朽之作,多为学者称引。其《论语说》"始于不愠,终于知命","其说多可采",亦为学者所重,(南宋)朱熹作《论语集注》即"多采用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