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网络"树洞",作为匿名公共倾诉平台,通过嫁接网站、论坛、贴吧、微博、SNS社区、微信、APP等,形成一系列新的网络应用形式以及值得关注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对高校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影响。其中,"树洞"微博因在部分高校积聚使用、发展迅速,尤其值得引起重视。对此,应依法规范高校名称在各类网络应用中的使用,建立完善"树洞"网络应用的内容管理办法,加快形成"树洞"微博等网络应用的社会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2.
7月6日下午,上海市科教党委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了胡锦涛同志的“6·25”重要讲话。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主持专题学习会,他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了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2004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我国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要科学地就业指导, 必须开辟新的领地——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提出和运行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新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4.
耿绍宁 《上海教育》2008,(20):21-21
本刊讯上海市科教系统举行“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提出将迎世博内容作为今后两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主题和抓手,并融入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近日共同颁布了《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测评指标体系》,这标志着上海第一个文明单位行业性测评指标的诞生,也是全国首个关于和谐校园创建的测评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  相似文献   
6.
耿绍宁 《中国记者》2023,(4):104-105
<正>众所周知,“融媒体”既是一种媒介理念,也是一种组织形式,旨在实现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不同媒介载体的优势互补,需要人力、内容、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最终构筑“体制机制融合、优势资源整合、用户受众聚合”的融媒体大传播格局,从而适应新媒体时代分众化、圈层化的传播生态。近年来,上海教育融媒体通过建设以“上海教育”为核心品牌的传播矩阵,通过实现流程再造与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征程,在理论上概括、在实践中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议题和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教”模式。这一模式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关键在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强调大众宣传与国民教育两种传播方式的并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生成于中国价值观传播经验的价值观传播模式,是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7月6日下午,上海市科教党委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了胡锦涛同志的"6·25"重要讲话。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主持专题学习会,他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了要求。李宣海指出,胡锦涛同志  相似文献   
9.
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新闻网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来说,新闻宣传对内要做到"上传下达、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对外要做到"宣传形象、赢得声誉、促进发展".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网络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校形象塑造的新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不断演变、网络新媒体的层出不穷,高校新闻网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瓶颈.结合上海在推进高校新闻网建设工作的实践,就新闻网的困境和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游离在具体事件之外的说教,每个具体事件的发生往往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时机,尤其在大事件发生后,常常蕴含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时机和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