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诞生于幸福时代 提及“80后”一代的写作才华,我们很少会问:20年前的少年为什么就写不出如此出色的文字?我们忘记了写作才华与时代质量的关系。近十几年在中国发生的语文观念与作文观念的巨大进步,使我得出一个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极致的语言艺术,诗美的元素首先由语言(汉字)来加以实现。喻子涵的散文诗以意象和语言的奇异、鲜活而独具特色,他独特的语言观,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向我们呈现了语言、存在与审美统一起来的动人景象。  相似文献   
3.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文章采取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选择部分现当代诗人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代表诗歌文本,试图揭示出诗人的死亡想像的意识与潜意识精神结构,为理想死亡想像的丰富内涵提供一种有效的阐释与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呈兴旺发达态势的比较文学俨然成为了一门“显学”。但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内,东方文学以及东方国别文学之间局部与整体性的比较研究,则是一个似乎常被人忽视的研究领域。而在当下,王向远教授被视为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界的翘楚与代表性人物,其致力于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已达20余年,科研成果极为丰硕。不久前,宁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王向远教授的主要代表性论著汇编《王向远著作集》(全i0卷),内容涉及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国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中日关系等多学科领域,其突出的学术特色是“大视野”与“开拓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文化境遇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对90年代先锋诗歌的内部演化状况及先锋诗歌写作的多元流向与审美格局予以了富有个性的描述与阐析.  相似文献   
6.
塑造童年     
迎着阳光踏着小路第一次我走向课堂我要在无数个明天画一个映亮童心的微笑画一只在蓝天上飞翔的风筝画一座瑰丽、幽深的知识宫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诗创作中各种问题的积压,以及新诗创作本身所面临的整体性困境,新诗理论研究界的回应之声日益自觉与迫切。近年,西南大学吕进先生连续发起举办三届华文诗学名家论坛,对新诗创作所暴露的各种弊端及时予以理论上的清算与探讨,其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此次,由吕进先生所设计的探讨新诗“变”与“常”关系的诗学命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重要代表,重庆诗歌已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大批才华卓具的重庆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为重庆诗歌添加了颇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芒,构建了重庆诗歌自身的艺术声誉。总结它的历史成绩,也是对中国新时期以来诗歌遗产的基本梳理。  相似文献   
9.
海子论     
海子在抒情诗写作领域所显示的杰出艺术才能已为世人所公认,从艺术评价标准的角度而言,海子的抒情诗写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然而海子对于自己雪莱或叶赛宁式的浪漫主义“诗歌王子”的身份并不满意,他渴望成为歌德或但丁那样的诗歌的“王”,这与海子认识到抒情诗所具有的诸多局限性而对抒情诗产生某种轻视态度有关,并由此萌发了史诗创作的热烈追求。这种对于史诗的热烈追求在海子身上体现为一种浓郁的“史诗情结”。海子这种十分浓烈的史诗情结并非一种“突兀”的创作心态现象,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弥漫整个诗坛的史诗情结的一种回波余响。而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海子的史诗创作实践,即其创作成果(史诗文本)作为一种诗体在艺术特性层面上的“合法性”,在“第三代”诗人那里遭到了范围较广的质疑乃至嘲讽。这实际上更能凸显出海子史诗创作的独特风貌、品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似乎喜欢重复上演相似的剧情.2013年的中国诗坛因为雷抒雁、牛汉、韩作荣、郑玲、东荡子、王乙晏等老、中、青诗人的相继离世而带给诗歌界人士无限的感伤,而在2014年,死亡的阴影再次强烈地笼罩住诗坛,陈超、卧夫、许立志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诗人的自杀行为,给诗歌界人士相当程度的精神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