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今年初,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沿长征路线采访进入贵州省境,引起贵州新闻界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贵州日报社的领导,对学习罗开富精神作了研究,两位年轻记者——蒙应富(苗族)、刘庆鹰主动请战:深入贵州边沿区采访。于是,贵州日报的《黔边行》专栏,就在春节过后,与读者见面了。《黔边行》隔天一期,加框发一版下角,到现在发了近百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投书贵州日报反映情况时,信封  相似文献   
3.
陈沐 《小学生》2023,(2):100-1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基础,更应该得到社会与家长的高度重视。小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他们对自主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其综合水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开展。本文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和高效途径,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小学生成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沐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27-127
近些年来,由于学生水平良莠不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呈下坡的趋势。鉴于此种现状,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英语教育教学方法,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本文结合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探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沐 《出版参考》2014,(6):12-13
我以前曾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博客和书教人做点心,直到有一天,忽然解开了这个结:食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存在,它们还具有某种超越性。那几天我无法自拔地想念武汉的早点“豆皮”。说起来,豆皮的原材料很简单:鸡蛋、面粉、糯米,外加上切成丁状的豆干、香菇等等。这些东西哪里都有,可是即使把它们全部堆在我面前,也根本不能缓解我对豆皮的相思!我所思念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是爸爸在卖早点的店铺柜台前买票,然后在做豆皮窗口排队等候的身影;也许是三伏天的清晨,那个做豆皮的年轻师傅,赤膊上身,穿一件围裙,专注于他面前的炉子和大铁锅,为这座“火炉”城市再升一升温……令人怀念和向往的食物,必然凝结了一些原材料以外的元素,它们裹挟着一整块记忆,温柔而霸道地控制了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7.
开栏语:《社会热评》栏目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和读者见面了!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评论社会热点的栏目,文章就某个热点话题发表看法、表达好恶。近年,高考作文日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向社会生活贴近,这对于埋首于书山题海的学生来讲,总有些“拔剑四顾心茫然”——写什么?怎么写?基于此,我们每期集中篇幅刊登一组有关当下热门话题的议论文,其文思可启写作思路,其话题可做作文素材,其观点可开人心智。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属于艺术专业硕士,为培养广电领域高层次人才而设。对此类专业硕士而言,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其重要的要求,需要在理论学习之余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随着互联网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作为社交枢纽之一的微信除了信息通讯之外,能否在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思考和探索。本研究从协同学习理论的场域视角出发,通过对重庆4所设有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点高校展开调查,了解微信在该专业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训练中的使用情况,探究微信于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沿长征路线采访进入贵州省境,引起贵州新闻界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贵州日报社的领导,对学习罗开富精神作了研究,两位年轻记者——蒙应富(苗族)、刘庆鹰主动请战:深入贵州边沿区采访。于是,贵州日报的《黔边行》专栏,就在春节过后,与读者见面了。《黔边行》隔天一期,加框发一版下角,到现在发了近百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投书贵州日报反映情况时,信封写的是“黔边行记者收”,反映了读者对《黔边行》专栏的信赖。省委领导同志也很重视,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