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课程为例,探索了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认为案例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包括: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启发式教学引导+互动式教学过程;引入研究前沿,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及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和“思政”有机结合。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生产案例的选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及研讨;总结提升。案例研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储层构型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油气田开发地质)专业半数以上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从事储层构型研究。以我校开发地质团队十多年来储层构型科研攻关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开设了"储层构型理论与方法"课程。课程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将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贯穿教学始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其他学校同类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师教学思想理念与实际教学过程的桥梁,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探索了“三三三”课程教学设计模式,首先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的三个层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明确“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三融合: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融合、课程内容与科学前沿相融合、课程内容与思政相融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最后是教学方式的三维互动:教学逻辑链设计、教学问题链设计、教学展示链设计,体现“怎么教”。力争通过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设计,使每堂课都让学生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生产现场实习作为高等石油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传统教学环节,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难题,如联系难度加大、实习效果变差、实习成本上升等。要想走出这种困局,就急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系,实施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专业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战场。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价值引领、需求驱动和多元融合三个维度,实现家国情怀、高阶思维、关键能力、核心知识四个方面的课程教学育人目标,创立了“三维四位”专业课程育人模式。该课程育人模式的应用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专业和学科发展,并推广应用到全国油气地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