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揭示中西在研究女性文化时所体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陈鹤琴先生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这些都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双高”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引领和带动,作为核心支撑的高层次人才被寄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期待,各高职院校求贤若渴,纷纷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呈现人才政策目的趋同、人才类型划分精细以及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也存在“引进标准学术化”“待遇差异两极化”和“管理考核空心化”的现实问题。围绕“双高”建设既定战略目标,高职院校需探索柔性引智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优化评价考核机制,创设良好发展环境,既“重引进”,也应“重培养”“重管理”和“重服务”,以形成“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英语语法手段探讨连贯这一问题,结合实例进行语篇分析,证明只有掌握衔接与连贯这一种重要手段,才能把握语篇的整个框架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传递的信息,理解文章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6.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是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实现了从职业教育领域向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横向拓展。“双元制”在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内在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国际效应。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发展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并“走出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我国在学习借鉴、吸收内化、实践创新中对职业教育模式不断探寻,实现从一元到多元、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既是适应生源多样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应然之举。随着高职扩招政策逐步落地,人才分类培养方案的实施难度增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不够、师资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学生学业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等挑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要尽快适应生源多元化的要求,将"分类培养、多样成才"这一核心点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学业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切实保证各类生源皆可成长、皆可成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模式与成果巩固拓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专业化扶贫、产业化扶贫、协同化扶贫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实践经验。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挑战,高职院校应加快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校地联动进一步提高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水平,并激发内力巩固拓展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是促进职业教育结果公平的关键举措,是完善我国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积极期待。《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是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体现出学位地位平等、地方主责、突出特色等鲜明的政策取向。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面临多种挑战,包括社会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的认识不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存隐忧、警惕学位授予标准的"学术漂移"和"同质化"等,急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项目化任务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的基本现状,研究采取文献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调研法、个案调研法等多种实证调研方法对高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现状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项目化任务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形态呈现了“小团体”运行特征,项目化小团队的运行动力以利益驱动为主,小团体内部成员具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并且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能够实现有效协作和沟通,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的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威望和与责任相匹配的权利向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学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项目化小团队的运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组织资源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