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尽管科学本身已逐渐具备了强大的自组织能力,但对科学分界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不论在理论层次上还是在实践层次上仍都具有现实意义。一种将分界标准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无疑增加了科学分界的逻辑严密性,但这种尝试因其本身的缺陷并没有更好地解决科学分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太平御览》中的一段文字是黄州赤壁说的重要史料依据,但这段文字不是可靠记载  相似文献   
3.
邵雍的“元会运世”说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对宇宙发展规律的定量研究。邵雍的自然哲学富有科学精神主要是:(1)相信自然界有统一的发展规律,相信人可以认识这一规律,并努力探讨这一规律;(2)他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理性地进行探讨,邵雍的学说和研究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科学范式”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否定邵雍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精神,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为何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原因在于它较早地完成了从“传授知识型”向“研究型”的转化。本文从其办学方针、师资聘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它是如何走上“研究型”之路的,其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的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和现代科学为标准考证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只有这样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证明中国古代有科学,也不能很好地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也不能担负起沟通科学与人的功能。为了开创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应当突破以西方和近现代科学为标准的框框,把科学看做是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大力加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阐述了解决产品多样化与控制成本矛盾的方法,分析了传统控制成本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控制成本方法——变化减少方案(VarityReductionProgram,VRP)。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分析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东西方文明古国各自的科学传统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同是人类的佼佼者,面对着同一个自然界,两个东西方民族却有着几乎绝然不同的科学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对后世的影响作用也大相径庭,现代西方科学明显地得益于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并雄居全球。原因何在,本文仅是对这一著名难题的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认为荀子的“制天命”思想是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例如:张岱年先生认为,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他认为,《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全面的观点,因为它主张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既要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韦政通先生认为:由早期诗人的“怨天”思想、老庄的道体思想,发展出了荀子的“制天”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