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如何针对区域性经济发展,适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符合区域实际的校企结合的本土化模式值得探究。以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剖析其校企合作的区域本土化实践,并进而思考与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以期对其他高职院校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动力策略的研究和运用上作了积极的探索:确立服务区域经济的方向,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新方式,探索职业教育新的服务领域,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ONP脱墨浆往往需要进一步漂白。对5种用不同脱墨剂处理的ONP脱墨浆进行了H2O2漂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脱墨剂处理的ONP白度增加幅度不相同,各脱墨浆的可漂性并不相同。实际使用ONP脱墨浆时需考虑其漂后白度增幅潜力。  相似文献   
5.
《工业设计应用材料》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而本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开设之前由于不具备条件了解材料,对材料甚为陌生。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本课程充分运用了情景创设设计教学。从课堂的教学情景创设,到社会的教学情景创设,都环绕着充分认识应用材料的主题,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材料、分析材料、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目前正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者责权利的结合点,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联、市场互通、经济互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巽于1933年创办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建校文件与实践记录为主要研究依据。介绍了黄巽的生平和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创立背景,重点对黄巽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在办学实践中的体现作了研究,认为黄巽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甚深,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前瞻性,通过长时间的探究与实践,形成了民国时期广东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典型模式。黄巽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介绍了我国包装工业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包装工业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入WTO后我国包装工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五个方面归纳了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区域社会服务本土化实践活动:创新区域本土化模式和理念,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精神和责任;探索跨行业经营理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文化辐射,情感铺路,对口支持、校友支持落实到实处;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区域职业培训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建了湖北工艺学堂,该学堂历经变迁,最终更名为湖北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武昌高等工业学校分别按不同的学科被拆分到五所相关的专业学校之中,其中化工科被拆分后合并到当时的广东省广州高级工业学校即今天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当时学校化工类专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清晰了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渊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由陈济堂所建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与由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融合与传承,形成今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