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年的春节马上要到了,看着到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息,机灵猴、乖乖兔和笨笨熊他们非让造字的仓颉老爷爷给讲讲“春”字的来历。  相似文献   
2.
春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是怎么来的,你可能不知道吧?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作“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术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u)和郁垒(lei)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避邪,以求吉利。  相似文献   
3.
寒假猜谜会     
放寒假了,院子里的小伙伴自己组织了“寒假猜谜会”,他们玩得可开心啦!“猜谜会”都有什么内容? 一、猜汉字  相似文献   
4.
古诗是汉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丰 ,言少意深 ,言近旨远 ,言此意彼 ,神龙见首不见尾 ,相关意象的组合极其灵活 ,词与词的联系极富弹性。其与身俱来的模糊性、跳跃性、灵动性等特性 ,为学生运用富有创意的学习形式 ,进行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优势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解读文本时鼓励创新曾获全国第一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孙双金老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 ,进入诗境 ,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情感的沟通 ,大胆“创新”。学生…  相似文献   
5.
思想与观念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属于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的先导,教育观念经历时间的孕育、系统化、理论化为教育思想。教育改革的推进必然伴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在教育改革创新中起引领、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新课程实验以来,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已经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一个新取向。这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相关内容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结构体系的封闭、零散和乏味,富有吸引学生参与的魅力。这种设计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  相似文献   
7.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二、吃透两头说目标1.说教材。《雾凇》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神奇的景象,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欣赏、尝试合作探究的极好凭借。2.说学情。中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暑假到啦,很多同学有机会探访名胜古迹或游览美丽的湖光山色。回来后。如果能把这些经历写成游记,让美好的印象留下来该多好啊!那么。怎样写好这类游记呢?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游醉白池》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这本书是徐林祥教授数十年语文教育研究代表性成果的系统呈现。全书从语文教育发展史的视角,梳理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育家研究和语文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历史的回顾、现实的考察和未来的展望,反映了作者对中国语文教育独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建构,可为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