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境内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回、京、彝、侗、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另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创造了广西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居住格局,以及历史上广西各民族在共同斗争中团结互助,在婚姻互动中交融认同,在语言互动中相互渗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认同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特征印证了广西民族关系史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社会记忆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记忆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等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二是关于社会如何记忆的探讨;三是针对"社会记忆什么",即社会记忆的选择问题。社会记忆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分析工具,掌握学界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动态对开展相关研究和丰富社会记忆理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罗彩娟 《考试周刊》2012,(25):161-162
组织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以研究组织产生、发展到衰落过程为主要内容。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实践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族群认同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要素,并通过文化表征加以巩固和维持族群边界。国家认同是多元族群国家中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安邦定国的思想纽带。作为南疆边陲的靖西壮族共同体,具有以真实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的文化想象、基于传统文化表征的民族意象以及基于现实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澄清体验式教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验式教学法的理念及其在"社区工作"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在"社区工作"课程教学中实施社区体验式教学法予以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社区体验式教学法在“社区工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澄清体验式教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验式教学法的理念及其在"社区工作"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在"社区工作"课程教学中实施社区体验式教学法予以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八寨阿雅城遗址和大坟包是云南省马关县两处与侬智高有关的遗址,人们赋予两处遗址不同的解释。阿雅城遗址的主人龙海基被学者和地方精英说成是侬智高与狄青作战失败之后为逃难而化名生存的化身,龙海基也被当地不同民族认同为各自的祖先。大坟包遗址被认为其埋葬的是侬智高部队抗击交趾战死沙场的将士。侬智高遗址文化表现出模糊性与边缘性特征,其与马关县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密切关联。马关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县境山多路险,是侬智高战败后逃难的理想下落点。其边陲、山区的特点也为侬智高遗址相关传说文化的边缘性与模糊性找到了缘由。  相似文献   
8.
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主要由壮、汉、瑶和极少数的毛南族构成。壮、汉、瑶三个民族间的关系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的他族观上,如其他民族称汉族为"大汉族",瑶族被壮、汉族认为是"不讲究卫生、无生育计划"的民族,这种看法曾一度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此外,还表现在有限的族际通婚及瑶族与壮、汉族的融合等方面。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后,随着瑶族地位的提高,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民族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