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大兴  蔡明 《科教文汇》2012,(25):178-180
为探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挫折承受力的干预效果,运用自主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22名贫困生进行7次团体心理辅导,并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显著提升贫困生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2.
肖大兴  王义 《科教文汇》2023,(16):177-180
为了解“双减”政策下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焦虑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双减”政策对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习焦虑的作用,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与《中学生焦虑量表》作为测查工具,对禄丰市S中学的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减”政策下,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习焦虑感受较高的人数较少;女生自我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学业排名后10名学生的父母压力、人际焦虑和考试焦虑水平高于其他学生;八年级学生的一般焦虑和人际焦虑远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的作业焦虑远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学业压力与学习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云南省6所高校的72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挫折承受力和挫折体验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挫折承受力在挫折情境对挫折体验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师源性心理伤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实,教师对学生造成的某些心理伤害,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无意伤害,二是有意伤害。而前者指教师有时不经意说的话、开的玩笑、变换的脸色等,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的某些压抑感和不快情绪;后者指有些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压力,对学生的过失实施惩罚而造成的心理伤害。因此,认真分析教师对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危害及其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现状,选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三县一市的12所中小学进行调研,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对策,以期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现实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学物理教师要备好一堂课,可以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思想理念有机地渗透到物理教学备课中,这样备出的课才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具体可从受众分析、学科性质分析、知识性质分析、知识浓度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处理等八方面认真准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