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陆震 《家庭教育》2000,(2):38-3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们真正开始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件事,孩子的精神素质问题越来越为父母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和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相比,当前中国的父母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很大的变化。一个变化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对一切都统包统分的时期结束了,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的竞争越  相似文献   
3.
婚姻并不必然带来孩子,但通常婚姻确实会带来孩子,而一旦有了孩子,婚姻双方就成了父母,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即父母和子女关系。经验表明,婚姻关系、夫妻关系处理不当以及由此而来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处理不当,会对孩子、对家庭教育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乃至无可弥补的损害,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值得做父母的深思。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的认识问题,那就是一对夫妻在有了孩子后,应该怎样处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合情合理的看法是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应向孩子、向家庭教育靠拢,即把孩子和对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优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强化培养单位的工作力度、提高全国统考管理的技术含量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强调在确保统考工作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的同时,必须维护应试者的合法权益。主张既要建立通畅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渠道,又要完善严密的保障体系,以建立公平、公正、洁净的考试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四阶段论”,重申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通过培养单位、社会和政府共同构建的健全的质量保障、评估和监控体系加以保证;对加入WTO后出现的挑战,政府应该通过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让高校在发展中依法自主办学和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论对个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人际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性的东西。只有当人际关系偏离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时,它才是不好的和需要予以纠正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其基本的、主要的内容,就是一步步学习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天真、好奇、善良而敏感地观看着周围的人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对待相处的。时间长了,孩子们受与自己关系比较亲近尤其是自己比较信任的人的影响,接受他们的许多观念和行为方式,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模仿。这些被孩子作为榜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的双休日、寒暑假被大量用于学业,是一个已讨论了多年却至今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即使学校的老师不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学习内容、作业、习题,家长们也会把这些事情紧紧抓住不放,加上各种各样的家教、培训,孩子们的双休日、假期依然被没完没了的学习塞得满满的,甚至常常比平时的学习还要紧张,而这样一种局面还根本看不见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是它的尽头。那些在家庭中忙碌着、辛苦着的被孩子称为爸爸妈妈的成年人,似乎什么都想到了、想过了、想明白了,惟独没有去想一下:一个没有休息时间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一个没有假期的学生会变成…  相似文献   
8.
孩子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但如果把成功看得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甚至只问孩子是否成功而视孩子的幸福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就有偏差了。只要仔细看看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就会发现,即使是真正的成功,也只是幸福的一个来源,而不是幸福的全部源泉。不少用不科学、不正当、不合适的方法取得的所谓成功,实际上恰恰损害了孩子。我们应该明白,成功只是手段,孩子的幸福才是目的,而孩子的幸福就是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正当的意愿、需求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因此,只有那些有利于实现这类满足的结果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9.
陆震 《家庭教育》2006,(1S):4-6
和谐,是家庭教育的追求.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孩子,培养孩子成为和谐的人,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羿。如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呈现最佳状态——和谐?我们请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陆震、上海师大心理学博士桑标。华东师大博士易凌峰、上海市特级校长张雪龙撰写了一组章,相信他们的章会给我们新的启示。[编按]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无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都难满足其双重属性的要求。基于框架问题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建构理论课程设计方法,该方法将课程内容置于有层次的框架问题中,赋予学生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学习相关内容并培养高级思维技能。有层次的框架问题把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高级思维和真实环境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的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