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教版教材中Cr2O72-+H2O 2CrO42-+2H+平衡移动实验做了简单改进.实验证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改变溶液的酸碱性,重铬酸根、铬酸根浓度存在平衡移动.对重铬酸钾的稳定性、氧化性、腐蚀性等化学性质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六价铬的氧化能力有差异.此外,以铬酸银的溶解与沉淀转化为重点,实验探究了重铬酸盐、铬酸盐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2.
黄都  李芸 《广西教育》2013,(6):47-4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仔细研读教材,认识本节内容在整个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把教材编排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启发—建构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化学的有意义学习是主体能动地建构化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过程。研究表明。当学生对知识的呈现产生认同心向,即觉得所学知识或技能具有合理性、易理解性和实用性时,有意义学习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对久置的过氧化钠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进而再采用针筒排气法、蒸发法、双指示剂法和氯化钡法进行试剂纯度的定量实验探究,通过方法对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实验中,广大教师不仅以空前的热情接受教育教学新理念,而且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教育图景。但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担心,在随之而来的带有选拔性的考试比如中考中,进行实验的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吗?这主要不是对自己教学质量的不自信,更多的是忧虑各学科试卷是否能够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的确,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编制出试题是不容易的。有的人就说,新课程的理念好是好,但就是没法考———如果事实完全如此,新课程将面临走回头路的危险。请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文章,您的看法也许会有所改变———虽然此文谈的只是科学学科的中考问题,但其蕴涵的思想不仅超出了中考的范围,也越出了科学学科的界限。它为您打开的是深入思考新课程实践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中考命题是否能体现课改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对于推进课改在全国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考试本身,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使这一环节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用形式主义的、牵强附会的、脱离实际的东西使学生受到不良影响。本文对中考一些命题提出质疑,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7.
黄都  李芸 《化学教学》2013,(5):30-33
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阐明了如何在理性精神指导下,渗透理性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寻求理性和感性的最佳结合来搞好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高校分析化学局部研究性实验的优点,举出设计的实验方案--"工业纯碱总碱度测定及指示剂的选择研究"局部研究性实验项目,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论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对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化学知识经验具有零散性,但却又不乏其规律性,学好化学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刺激-反应形式学习,更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习者。但是,在我们不断地在培养能力方面下功夫的同时,仍有很多同学感到学习化学困难重  相似文献   
10.
黄都  佛丽 《考试周刊》2012,(10):123-123
本文呈现的鲁教版《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以教材为蓝本,以媒体素材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突破绪言课"教师一言堂"的常规教学模式,为一线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