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对不同运动训练人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代谢的影响,用Bruce跑台分别对少年对照组和2组(力量型和耐力型)少年运动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均可略提高血浆ET和极显著提高血清NO的基础值,降低ET/NO值,而且与受试者的机能状况有关.这种改变对增加心肌收缩性,加强心肌泵功能,调节冠状血管张力,改善心肌供血有着重要意义;而力竭运动引起血浆ET极显著升高和血清NO极显著降低,导致ET/NO值极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引起运动时血压的升高的生理或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我国体育场馆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引进民间资本是体育场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3.
汕头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胜 《津图学刊》2002,(1):59-61
本文简要论述了电子阅览室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汕头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备,软件环境,网络服务,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波 《编辑之友》2018,(7):10-14
VR出版方兴未艾,该领域的监管引导亟待完善.目前,VR监管难点和症结在于针对性监管法规缺失、传受途径多元化增大监管难度、新兴业态催生内容监管难点以及偏重内容监管忽视技术评测等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并完善VR出版业态,应加快建构VR出版专门规制;建立环形共治监管生态;形塑VR出版内容监管尺度;建立健全VR出版综合评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编辑侵犯作者修改权: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侵犯作者修改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行业侵权现象.导致的原因主要有:编辑法制观念淡薄;编辑编德素养不够;编辑学识水平跟不上;编辑修改权限界说不统一,著作权法不完善.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类似现象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研究假设,并以中国房地产板块134家上市公司2013— 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之间的正 向促进关系基本都难以被证实,甚至还有少部分负向作用关系被发现。最后,对出现这种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 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七月派与先锋派小说在各自的时代都是超前的,他们的创作在真实的理解、创作主体的态度和对人性的发掘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与不同.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试图进行比较,以期能在这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小说流派之间寻找到可以弥合的裂口,能够续接上中国20世纪小说行进中断裂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浅谈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以期对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河道堤防设计,堤防工程是满足河道行洪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洪水承载能力、改善城区河道生态环境的,建立平面上和立体空间上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堤防工程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sually appeals to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rational understanding. Even though this is needed, there is a neglected aspect of learning ecologically fruitful action; that of the lived‐bo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ived‐body as an important site for learning ecological action. An argument is made for the need of a biophilia revolution, in which refined experience of the body and enhanced capabilities for sensing are seen as important ways of complementing the more common, knowledge‐bas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lienation from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s seen as one key element in producing environmental devastation. Consequently, human alienation from nature is seen as closely related to alienation from one's body. It is claimed that through overcoming the (Cartesian) dualist alienation of human consciousness from its lived body, we can decrease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Methods of contemplative pedagogy are introduced for addressing alienation. By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 tangible lived‐body in yoga or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e reconnect to the material world of nature. Contemplative pedagogy cultivates the body and its senses for learning intrinsic valuation and caring for the environment. Lived‐body experience is challenging to conceptualise; we use Maurice Merleau‐Ponty's concept of the flesh in our attempt to do so. Finally, this paper suggests some contemplative practices of the lived‐body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xperiencing the flesh of oneself and the world as one and the same is an environmentally conducive experience that gives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 flourishing of all life, human and non‐hum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