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道燕  郑挺谊 《内江科技》2008,29(3):181-182
进行多种有效形式的问题情境创设是展现问题教学的平台,它有利于发挥和发展教师效能,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针对感受南北差异和教材63页的两幅图(我国南北方冬季1月和夏季七月的平均气温图),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在比较我国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中,体会人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但预设的教学情境却出现了偏差,生成了许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针对感受南北差异和教材63页的两幅图(我国南北方冬季1月和夏季七月的平均气温图),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在比较我国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中,体会人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但预设的教学情境却出现了偏差,却生成了许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