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复观对历代有关孔子"天命"的解释做了仔细地梳理和评价,从中可略窥徐复观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的路径和独有的方法,这种路径既不同于清人考证式的研究,又不同于"五四"时期熊十力等学者的研究路径,他对以上二者尤其是以西方形而上学来解析儒家的方法提出了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回到原典本身尊重中国哲学特质的思想,徐复观认为应以"体验"的方法与"敬"的态度来面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而体现出探索我们自己民族传统哲学经典解读与研究方法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视角对体育涉及的关键概念野身体冶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体系对于野身体冶的不同阐述,着重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身体观。文章认为,人的身体永远是被嵌于某一文化体系中的身体,不存在有超越文化的身体,现代竞技体育对于身体有过于强调自然性层面而偏离人文精神的倾向,中国古代儒家所谈论的身体是建立在心性修养之上而非自然性本能层面的身体,儒家对身体的理解不是个体性的,而是联系于他人的存在,因此非常重视身体的礼仪实践。儒家身体观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运动的基本精神指向,对我们当今如何看待自我身体以及运动具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