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Internet开展网上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Internet上开展信息服务的途径、方法、内容、特点,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更好地开展网上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肌酸激酶与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进行不同强度和不同训练时间的力量训练前后,其体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只有达到一定训练强度,才可引起体内CK活性的显著变化;不同水平运动员进行大强度力量训练后,均可引起体内CK活性大幅度升高;不同水平运动员进行相同强度(80%、90%)的力量训练后,训练水平较高者较训练水平较低者CK值上升幅度小;相同级别运动员进行不同强度(80%、90%)的力量训练后,训练强度大者较训练强度小者CK活性上升幅度大;相同水平运动员以相同的大强度进行力量训练后,较长时间训练者比短时间训练者,其体内CK值上升得小.进而说明选择测定训练前后CK活性值来判定运动员对力量训练的反应,是较为敏感实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Domesticated buffaloes have been integral to rice-paddy agro-ecosystems for millennia, yet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buffalo genomics. Here, we sequenced and assembled reference genomes for both swamp and river buffaloes and we re-sequenced 230 individuals (132 swamp buffaloes and 98 river buffaloes) sampled from across Asia and Europe. Beyond the many actionable insights that our study revealed about the domestication, basic physiology and breeding of buffalo, we made the striking discovery that the divergent domestication traits between swamp and river buffaloes can be explained with recent selections of genes on social behavior, digestion metabolism, strengths and milk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强度设计在锅炉设计中的地位和在锅炉设计人员与锅炉检验人员中需要提高认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中普遍使用指纹识别系统,而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范围小、售价高、普及率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PCA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PCA算法进行人脸特征降维,识别后设置警报阀值,采用GSM通信实现智能防盗报警功能。通过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以及系统整体的测试调试,该系统能有效识别人脸,并在系统出发警报时通过GSM短信进行实时通信报警。  相似文献   
6.
In this study, an electro-mechanical valve (EMV) system for the intake valve ofa fottr stroke, single cylinder, overhead valve and spark ignition (SI) engine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n engine with the EMV system and a standard engine were test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EMV 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at different speeds under full load. The EMV engine showed improved engine power, engine torque and break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 A 66% decrease in CO emissions was also obtained with the EMV system, but hydrocarbons (HC) and NOx emissions increased by 12% and 1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Recen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big data analysis have a wide impact in many areas of human societies, not least in education. Advances in efficiency of new technologies, with impacts in renewable energy and transport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demand a re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Technological advances enhancing creativity and analytical skills mean people must learn and adapt to a fast-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esent some key changes in Australian education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that are important and relevant to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philosophy to achieve outcomes in training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ticipated by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 Education courses and curricula in many countri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 It is the swift incorpo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hat best prepares students for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Even though technological responsiveness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found to be most successful include 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l courses producing multi-skilled and creative graduates. These courses are delivered with significant emphasis upon self-development skills and are less focused upon traditional content. A move toward horizontal focus and a student-centric balance is the current trend, displacing vertical over-specialisation of learning. Yet, the central role of educator is seen as still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where the aim is to equip graduates with creative and adaptive skills.  相似文献   
8.
教育历来是与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从口口相传、结绳记事开始,人类的文化就不断地通过各种教育技艺延续下来。人类正是有了教育,才能快速地掌握先人的经验继续进步。教育之作为教育,变化的是它的内容和形态。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传道,从苏格拉底诘问式的对谈,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准化的班级授课制,我们的教育形态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这就是虚拟空间的再造。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有不少人相信并担心,人类用智慧所创造的智能,已让人类自身逐步陷入机器的控制。大数据掌控了人类的行动轨迹,算法和程序成为人类的重要生存工具,人终将被智能机器裹挟着前行。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人的独立性,如何摆正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使人被新工具所奴役,这是人类在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重要命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揭示了人类进步的核心。人的适应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适应性的本质是协调与抗争,是一种置身于客体的主体创造。改变环境的过程,就是人的活动过程,并由此也改变了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必定改变并重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工具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人类的适应性,外显为人类顽强的征服力和改造力,这种独特的能力帮助人类自身不断强大,但也由此导致了某种错觉,即人拥有作用于一切客体的征服性,人能改变或建设所有的关系——这种错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为了未来而准备”让很多人期望通过教育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人类真正的适应性是一种作用于自我的征服和斗争,所有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人类认知与经验的自我突破。人的创造,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成果,开启着自我保护和自我建设的机制,这种机制极大促进了人类的适应、发展、扩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对教育而言,不仅要传承和学习这些保护机制与文明成果,更多地还要让学习者反思人类在此过程中的代价和教训,尤其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可以创设模拟环境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的使命并不在于教给人们掌握应对的技能与方法,更不是教给人们记住某种知识体系的概念,人工智能终究会打破人类的局限,重新设置人类知识的储存、接受方式。当人类摆脱了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时,教育应表现出怎样的存在意义?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把关注的重点从个体的能力转向整体的价值,凸显人类的独立性与价值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将深刻改变未来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作为一种人类的延伸功能,人工智能将导致个体人的极大分化。个体人的适应性不同,差异会逐步加大,如果人工智能使个体人的能力逐步弱化,这将是人类社会的退步。教育应该激发个体人的不同潜力,让人而不是智能机器成为支持社会多样性的基础。教育要实现人的个体关怀,让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约瑟夫·奥恩提出“防范机器人(robot-proof)”教育,就是指培养我们人类的独特性。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必定支持多样性的存在,但人类终究是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的社会,教育要引导人们构建一致性的共同价值。当前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建立仁爱、友善、公正、互助等价值观。这不仅是主体间的要求,也是主客体间的要求。随着人类创设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类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对人类而言,很多问题没有地域与种族的界限,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技术可以多种,制度可以多样,文化可以多元,但人性立场应该一致。在由人类和技术引发的高风险社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关注对人的研究,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都能秉持健全的立场、科学的精神与独立的人格,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