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两种提法,即“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二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两种实施途径。对于二者的内涵和关系,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争议,即否定论、不认同论。“五育并举”主要针对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而言的,“五育融合”主要针对五育的渗透性而言的。“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合理性。五育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既融合又并举的互补互促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宋一丹 《江苏教育》2023,(10):15-17
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在学科工具研制中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发挥学科监测工具的价值导向功能,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基于课标、关注素养;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学科监测工具的研制原则、研制流程和研制策略,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课堂评价是专门运用于课堂教学情境中的评价。就目前课堂评价而言,其弊病在于过多地倚重课本知识,忽视了个体独特性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定。而建构主义理论恰恰为消除这些弊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和持续的。在建构主义观下,课堂评价应该重视真实学习任务的创设,关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观点和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