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1656篇
科学研究   190篇
体育   177篇
综合类   15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对审计风险的定量评估成为可能,特别是审计风险模型及其公式的引入,给现代审计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然而,由于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之间的脱节,使得人们在分享这一理论成果的同时,不得不为其实务的可操作性感到困惑。本文通过审计风险模型的认识,阐述了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评估审计风险的实务操作,并详细探讨了抽样审计中的关键所在———样本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训练法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睾酮/皮质醇等的影响。方法:系统观察了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实验组)进行4周高住低练(2500m)训练前、训练期间第1周、第2周、第4周及训练后第1周和第2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与6名低住低练运动员(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周高住低练使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T水平呈先降后升之势,4周结束后仍低于实验前水平,并且至少持续2周;(2)4周高住低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实验结束后2周恢复到实验前水平;(3)4周高住低练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T和T/C的变化并不一致,实验前后比较,前两者总体趋势是升高,而后两者总体趋势是下降。结论:4周高住低练使血清T水平先降后升,血清C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低氧刺激导致血液Hb和RBC逐渐升高以及机体合成代谢相对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高校学生健美需求和健美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10所高校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与健美教学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大学生的形体健美意识较强,但高校健美教学开展的情况与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健美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采用献资料法、观察归纳法等,分析了高校普通运动员(非特招高水平运动员)在参加体育竞赛中影响水平发挥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了正确的心理定位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超等长训练适宜于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对提高跳跃成绩效果显著,超等长训练对提高肌肉超等长收缩能力的作用显著,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尤其是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应积极进行超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7.
对肿瘤学期刊已发表的论文或稿件中绘制生存曲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编辑人员加工文稿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借阅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就如何制定藏书规划、进行图书宣传、及时剔旧图书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庄海燕 《图书馆论坛》2006,26(4):217-219
针对小型医学图书馆的特点,对工具书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工具书收藏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工具书的利用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州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课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方法,对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大一与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课中出现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象比较多,其原因是对田径运动的价值认识不充分,以及教学方式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等。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