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灵山野生樱花试管苗生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雾灵山野生樱花试管苗生根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 ,以含 IBA的改 MS培养基诱导生根快 ,根多且粗壮 ,生根率达 80 %。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韩军曾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充满美的特质的古文,往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被学生贯以“最枯燥”、“最隔膜”的称谓。时代的久远,文字的隔膜,文化生态历史背景的生疏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可能是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让文言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呢?  相似文献   
3.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祜中,戊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唯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就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学生怕做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因为它面临的是严峻的高考考验,而每一次考验都让师生感到痛心.作文成绩总是让人感到不理想。也正是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了众多有责任心的教师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这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发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试卷抽样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以河北雾灵樱花带叶柄茎段为外植体 ,在受控条件下 ,用含不同浓度激素的 MS和改良 MS培养基离体培养 ,建立快繁无性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鉴于高中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规定: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给中学生的写作带来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它减小了审题难度,降低了跑题的可能性,那么,在偌大的写作空间之中,如何把学生积累的生活素材、知识素材快速组织起来,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写作能力的题材,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验一法,叫做“对着话题提问”。成效明显。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我们把所给话题分成四部分,为具体起见,我们以2003年高考话题为例。第一部分我们叫他引述故事,即“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位老人也这样…  相似文献   
8.
随笔     
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自1953年建校以来,便有文学社团,虽然其社名由于各种原因在不断更改,但其文学精神一直在延续并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笔文学社是我校近年应着时代的节拍,一扫精英教育的理念,高喊大众教育的口号而创办的一个最最朴实的文学社。文学社自创办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广泛培养社员的写作兴趣,整合社员的生活素材,发挥其创新写作、自由写作的特长,丰富了社员的业余生活,并培养了一批写作新人。文学社创办有社刊《随笔》,每三周出版一次,是社员进行写作的主阵地。其中有100多名社员计300余篇作品被《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  相似文献   
9.
例说作文写作中的就地取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教导学生,写作必须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多积累,工勤于积累,要善于积累,要勇于积累。可事实是,学生们每当写作文时,多数同学还是抓耳挠腮,嘴里嘟囔着没什么可写的。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条还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学生的写作现实和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都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有时是文章的文眼,有时是文章的一个关键词,有时是文章的一个过渡句,等等,可有时只是文章中看似很平常的一个字,这一个字会把全篇的内容贯穿起来。而有时这个字是不经意间发现的,是学生在讨论中牵出来的,这样就有了牵一字而动全篇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