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掌握宗教活动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处理好宗教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民主建设的关系 ,不仅有利于宗教本身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信教群众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更有利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 ;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尊重和保护优秀的宗教文化 ,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积极开展宗教界国际友好往来 ,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现代化问题的发生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与逻辑联系,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现代民族精神的构建互为动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客观上为民族精神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现代化的目标必然包括民族精神本身的现代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着眼于现代化,落脚于人的现代化,对于民族精神功能现代化的宣传及其运用必须理性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突出了人民和党的作用,深刻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经验根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之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体现为: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可靠保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提供了动力之源,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实现社会整合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历次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方法指导,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依托,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保证。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提出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与逻辑联系,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现代民族文化的构建互为动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客观上为民族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现代化的目标必然包括民族文化本身的现代化。弘扬和培育中国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化,落脚于人的现代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功能定位及其运用必须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6.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进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完成自身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又是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开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进程是提升民族自信,回应西方挑战,解除文化窘境,消解文化惰性的必然要求。党具备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决定了她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必然开启者与承担者。党从提供指导思想,优选现代性因素,奠定现实基础等方面为民族精神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力波 《教育探索》2015,(2):99-102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正视和解决本专业发展的内在深层问题,包括高师思政专业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改不合拍、思政专业教师有效教学的能力需要提升、学生思政专业认同感较低亟待改观等。高师思政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坚持正确教学价值取向,不断完善教学理念;以开放性和学术性为切入点,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转变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盲人摸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能联系课文,理解"争先恐后""各执己见"的意思:(2)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看问题要从多角度、全面地去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是关系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系统建构可从以下五个维度着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以问题为中心,促进教与学良性互动;以情感融合为途径,提升教学亲和力;以媒体优化为手段,增加教学效益;以"首因效应"为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精神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其对精神动力的内在需要。中华民族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过改造提升,内在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其作用在内涵上表现为,理性宽容、务实变革、革故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分别推动了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接纳、融会运用、丰富发展,而动力作用的发挥又以民族精神的民族自觉、价值导向、精神激励、成员凝聚、教育塑造等功能为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