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智性诗写作,把感性形象与哲理思辨完美统一,从而将中国现代新诗推向了智性化、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高度.冯至与穆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诗歌以客观的方式、深蕴的哲理、朴素的意象自由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切感受与体悟,他清醒平和地面对生活的本相,给浮躁的诗坛带来沉思与淡远.穆旦的诗歌以充满矛盾的意象和自由伸展的主体意识描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充满荒诞无奈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理性思考的力量以及由此引发的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性与人情的角度重新认识祥子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外在的社会力量与生存环境,对其人物性格转化的直接影响,以揭示社会的本质,分析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3.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俄狄浦斯王》是其最负有盛名的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悲剧”,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最完美的命运悲剧。它明确了悲剧的精神内涵,即---人与命运抗争的颂扬,从而彰显出作家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引发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曾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毋庸置疑,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写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指的是中国40年代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大家所习惯称谓的"新儒林"。钱钟书用幽默讽刺的笔端,嬉笑怒骂,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透视了人性的弱点,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5.
史红华 《今日科苑》2007,(20):279-279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相似文献   
6.
史红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S):199-199,213
冯至与穆旦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十四行集》可以说是诗与哲学的完美结合,穆旦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理性思考的力量。比较而言,冯至的诗与现实生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诗风温和而阔大,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某些特征,而穆旦则完全以现代派诗人的姿态,时刻切握现实生活的脉搏,体现出难得的冷峻与深刻。  相似文献   
7.
冯至与穆旦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十四行集》可以说是诗与哲学的完美结合,穆旦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理性思考的力量.比较而言,冯至的诗与现实生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诗风温和而阔大,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某些特征,而穆旦则完全以现代派诗人的姿态,时刻切握现实生活的脉搏,体现出难得的冷峻与深刻.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被公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作家,以其散文创作的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展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散文代表作《绿》《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等受到历代读者好评和热议。龙应台,作为台湾著名华文作家,其亲情散文文笔温柔纤细,深情动人,读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作为不同时期亲情散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朱自清与龙应台的散文创作,既有相似之处,风格又各有特质。本文将以文本细读为依托,从主题意蕴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对其散文作品《背影》和《目送》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发掘出朱自清与龙应台亲情散文各自的丰富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他们亲情散文创作的特点得到更清晰地显现,引发读者对于其散文作品的多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9.
周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之一,被鲁迅称为最优秀的左翼青年作家之一。周文运用自己特有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向现代文学贡献了别样世界的独特风景,其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鲜活的生命动力,跳跃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周文还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指导思想,清醒的面对生活的本相与人性的恶质,将他体验到的真实运用白描手法加以客观理性的冷峻表达,形成了自己保持一贯的独特风格,从而,在左翼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活着》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深邃的历史反省,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喜爱。主人公福贵一生命运多舛,落魄、战争、饥荒、丧子、丧女的人生苦难和生离死别构成了其人生经历。对《活着》的品读,我们读出了眼泪,读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读出了当时社会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更读出了生命的脆弱,折射了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