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救胡杨林!     
唐锡阳 《科技文萃》2001,1(6):33-34
胡杨林是历史,是文化,是保护荒漠生态的骁将,是传奇式的耐人寻味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祖先、我们、我们子孙的最伟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面对这种自然遗产,我们是感激、是爱、是保护,还是在短视、无知和贪婪中轻易地毁掉它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乘车来到埃文郡的海港城市布里斯托尔。这是一座美丽的中世纪古城,坐落在下埃文河和弗罗姆河的汇合处。 第二天是星期天,主人安排我们访问了这个城市的三个地方,访问的主题可以名之为“把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这个晚上对我来说,是一场痛苦的经历。甚至我想,应该让每个中国人都看看这部电影,都经历一下如此的感受,最好和我一样,一个人坐在外国“爱鸟者”观众之中,感受一下周围的气氛和别人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 以亿万年作夜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以八千岁为秋 ——峨眉山千佛庵中一副对联 巨杉,对我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十年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张照片:老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一辆马车,从一株大树基部的树洞中驶出来。这就是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驰名世界的巨杉,因为它树体红色,又叫红杉;又因为树龄长达三千年以上,故又称世界爷。以后我走遍中国,周柏、秦松、唐梅、孔林、帝王树、千年铁坚杉等等,也见过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所以到了美国以后,巨杉是我重点访问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然,但不是自然主义者——希望再回到人类童年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中去。我们所追求的,是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这正是当今世界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有着光辉的前程,也经历着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具体到每一门科学,在研究客观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时候,有成功,有失败、有否定,有否定的否定,遭到批评与反对是正常的.真正的科学不怕批评与反对,越批评越科学,越反对越科学.  相似文献   
7.
有人问我《环球绿色行》这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说是“走”出来的。从1980年我调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创办《大自然》杂志开始,到去年带领大学生绿色营去西藏,我整整走了18年。在西双版纳采访野象,我一定要看到野象;在梵净山采访黔金丝猴,我一定要看到黔金丝猴;在神农架采访药用植物,我一定要药农带我采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金钗石斛。看到它们是很短也许只是瞬间的事情,但达到目的却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生动、十分美好的过程,也是一个千辛万苦甚至要经历猛兽、毒蛇、山洪、摔伤等危险的过程。60岁出国访问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唐锡阳先生是一个环保事业的热心人,尤其擅长撰写自然保护方面的科普文章,曾在国内外出版过各种颇有影响的专著。他认为,当前的环保问题,除了采取行政、法律、教育等措施外,还需要认真地造点舆论,因而常常在报刊上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最近在广西桂林举行的濒危动植物保护国际研讨会上,他做的发言深受与会者欢迎,经整理充实后,就成了这篇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寓情于理,寓理于情的好文章。 提笼架鸟算不算爱鸟;西方狞猎者也说他们热爱动物;宗教慈善家的爱不可低估;“保护就是为了利用”值得商榷。唐先生对这些现象和观点一一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并明确指出,正确的爱是基于生态学观点的,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和自身规律,来认识自然,研究自然,保护自然。因本文较长受报纸篇幅所限,将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9.
读到何祚庥先生发表在《环球》杂志2005年1月刊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以及他在网上的一些言论.并由此在社会上展开的一场大辩论,我感到有话要说。这里,我想采取对事不对人,或者叫做借花献佛的态度.即以何先生的“花”.把我对现代生态学的粗浅理解献给我的读者。这种有的放矢的谈论也许比教科书式的说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昨天读到一本杂志,首篇有个显赫的标题:“把人字写得更小!”我想唱个反调:“把人字写得更小!”写这篇文章,只是借题发挥,抒发一下长期积存在心中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