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伦理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伦理失序是社会转型期的现象之一,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功效,伦理秩序与道德教育是共生共谋的。道德教育失效有其自身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够的原因,但是来自外部环境的伦理失序则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困境,伦理失序直接瓦解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因为伦理失序破坏了道德教育的动力,破坏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摆脱道德教育的无力感,必须直面伦理失序的事实,在伦理失序的背景下,通过价值澄清教育、培育学生道德自我和涵养德性等措施和手段来应对伦理失序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发展的人本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人学是大学教师发展需要依据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前提,为我们理解作为"人"的大学教师及其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性的视角。通过人本反思发现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人本关怀下的大学教师发展观变革应以大学教师的主体需要、生命体验、人文关怀和自我超越为核心内容,应在职业生命、自我关怀、自觉发展和实现主体价值等方面促进大学教师发展,彰显大学教师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目的的人学理念。因此,对当代大学教师发展的人本诉求进行探讨,具有极强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的前提是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教师道德概念上的认识模糊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教师和道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教师道德进行释义,纠正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的不正确说法,对教师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教师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教师道德的内涵,进而提出师德建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师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师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师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师德建设为教师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师德建设不是对教师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道德智慧的养成关涉儿童的生活、生命和未来的成长,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儿童教育中缺失道德智慧,表现为过度性和驯化式的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培养儿童道德智慧的意识,对儿童智能开发的片面理解,以及对养成教育的误读等。儿童道德智慧的养成需要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活动和遭遇到的道德事件等途径来选行。  相似文献   
5.
心理辅导是近些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事物.中小学心理辅导是以中小学教育活动为背景,以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适应、人格成长作为中心问题予以心理援助,使其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心理学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教师上课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身心统一过程。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心理活动的整体展现,一堂成功的授课需要教师将自身的心理完整和谐地加以发挥和运用,达到完满的状态。这些心理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和情感,它们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道德发展不仅是教师专业化的首要任务.而且是实施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教师是道德性的职业存在,教师具有道德的优先性.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道德发展出现了以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代替教师职业使命感的不良倾向,出现了诸如职业倦怠和职业迷惘,追求物质利益、降低精神追求的职业平庸化,出现了敬业不够、不为学生做榜样示范的现象;一些教师突破道德底线,严重违背教师道德甚至违法,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师德建设研究的30年文献回顾,表明师德建设经历了由边缘走向热点的交化.师德建设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印师德失范现象与原因的研究、师德建设的主体性研究、师德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和师德建设的反思研究.师德建设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乱、内容偏颇、方法单一和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师德建设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由教化本位向内生本位转化和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9.
谈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淡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是教师从性别视角看待自身社会性别和工作中存在的性别现象的意识.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教师忽视性别期望、忽视性别刻板和性别差异的存在和影响上,其原因是社会系统缺乏社会性别平等的普遍氛围,学校教育缺乏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关注与检视,教师自身缺乏对社会性别意识的批判和反思.克服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淡漠的对策,一是教师应从"教师是转化社会的知识分子"的高度来看待教师在推进性别平等教育中的作用,二是对教师进行性别平等的教育培训,三是让教师掌握性别平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四是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教育政策及相应的法规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教师德育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专业人员的身份标定了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路向,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受到自身内在因素和专业外在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身份认同是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理据。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身份认同与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共生共享,身份认同程度决定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是身份认同的结果。教师通过德育专业价值认同、德育专业角色认同、德育新师生观认同和德育文化认同等身份认同的策略来促进自身德育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