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呼吁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关怀”,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古代文学研究应在坚守审美本位、纯文学本位、纯学术本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关注现实,关注国计民生、世道人心,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对当下流行的文学思潮、文化思潮做出“回应”,发出自己的声音。古代文学研究只有走出象牙塔,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公众,才更有活力。古代文学只有走进当下,才会“复活”起来,才更有价值。古代文学研究者应“定位”为人文知识分子,以学术研究为高尚事业,代表社会良心和公论,将自己的思想识见贡献给时代,实现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
王辉斌先生是活跃于唐代文学研究界的知名学者,已有《孟浩然研究》、《李白史迹考索》、《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唐人生卒年录》、《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唐代诗人控赜》等多部专著问世,引起学界同仁瞩目。最近又有新著《唐宋词史论稿》面世。全书新见迭出,不少观点是词学研究的突破。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明确指出,词起源于“中唐诗客”,戴叔伦的《调笑令》(边草)可能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词。初盛唐的所谓“词”,全部是一些声词与乐歌。理由是:严格意义上的“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音律(音乐),一是声律(平仄),不符合平仄…  相似文献   
3.
古代散文史可按大时段划分为三期或四期,应重视“非专业”的散文家.对“散文”的不同理解,规定了哪些文章可进入散文史,应重视所谓“文学”文体以外的散文文体.写一部全面、系统、深刻的、体系完整的散文通史,须有明确的“通”意识,就是贯通、全面.散文史撰写可以“百花齐放”,各种写法并行,不必求统一、求一尊,可有学术个性.要创新散文史研究和撰写,思维改变、观念改变、视角改变极为重要,这必然带来材料扩张,研究方法、撰写模式也会跟着变化,观点也必然会创新.如此,散文史撰写肯定会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将有助于古代散文史研究向纵深处推进.  相似文献   
4.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结构意蕴是学者关注重心所在,归《毛颖传》于“传”之“变体”。储欣评曰“以史为戏,巧夺天工”,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毛颖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蓝田烟雨图》题诗的评价,后成为历代评价王维诗的重要命题。传播过程中,"诗中有画"说的内涵发生变化,已非"原生态",其中多误读,有"片面的深刻"。王维"诗中有画"之"诗"特指山水诗及部分田园诗,"画"主要指融入南宗禅意趣的文人"写意"画,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应普泛化理解。"诗中有画"往往"遮蔽"了王维其他诗歌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6.
秦观陆游名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观名本自王观,“观”的意义与“观”、“看”有关,应读作guān,而不是“楼观”、“道观”的意思,不应读作guàn。秦观字少游,源自马少游,极可能与苏轼羡慕马少游态度的影响有关。秦观名和字与《列子》没有关系。陆游的“游”,从“水”部,与水有关,不可能得自秦少游的“游”。说陆游母亲因梦见秦观而生陆游,因此以秦观的名和字分别作陆游的字和名,纯系后人因两人名、字相同而附会成说,不足为凭。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为己字,是解释通的,亦属巧合,但陆游的名绝对与秦观字少游无关。陆游字务观,取义可能来自《列子》中的“务内观”,也可能来自秦观的“观”,也有可能来自《孟子》,但都是动词“观看”、“游观”的意思,不是名词“楼观”、“游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  相似文献   
7.
词体观念即人们对词的体裁特性的认识和见解。词是韵文之一体,是词体发展和词体观念嬗变的结果。词由唐五代时配合燕乐歌唱的纯艺术歌曲发展到宋末完全脱离音乐,成为新体格律诗,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随着变化。元代以后,词已成为“古典文学”,人们站在各自时代的立场对其做倾向性的理解,认识越来越深刻。应以开放的思维,动态地认识词体和词体观。  相似文献   
8.
王世贞以"乐府"观念论词,注重词体原生态。他首次对词体"正变"概念进行较完整的阐述,并以"一代之文学"观念论词体盛衰,另一方面又重五代北宋而轻南宋。他认为词应"近情"、"近俗",同时重视词的语言艺术美。他卑视词体,以词为"诗余",为游戏消遣之具,是站在正统文学立场上的词体价值观。其词学观既有精辟深刻处,又有偏激主观的一面,对中晚明词学观念及词风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花间词在宋金元时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消化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花间词。花间词本为晚唐五代时香软柔美的“流行歌曲”,在宋、金、元的传播过程中,或显或隐,或增值或贬值,发生形象变异,与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审美风尚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异皆有密切关系。南宋以后,花间词变为纯正文雅、可供诵读的抒情诗,地位得到观念上的提高。历代词人可以不同的标准创造性地接受、学习花间词,并对其做倾向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子学精神”除叛逆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担当精神、和谐精神、自省精神、自律精神、宽容精神等,还可进一步概括为独立精神、乐观精神、执着精神、理性精神、仁爱精神、平等精神、经世济民精神、弘道殉道精神、超越精神等。“子学精神”是中国创造,为传统学术灵魂,历久而弥新。“子学精神”对“新子学”极具启示意义,“新子学”的学术使命就是提炼、阐发、传承、弘扬“子学精神”,适应新时代需要,响应时代新问题,复兴传统文化,建设理想社会。自主创新,不断超越,建构新的学术范式,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成一家之言”,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作新的探索,返本开新,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