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方"马克思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学术思潮,它在国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并且在近期影响到了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思潮虽然一再强调其研究方法的"中立性"和"科学性",但是,从它的研究的主题观点、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范式及其实际影响等方面来看,明显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而,笔者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取向,处理好与西方"马克思学"和"马克思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等观点的提出突出了生产要素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了“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是否也创造价值”的疑惑。另外,人们把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与第三产业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混在一起,从而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廓清是非的目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创造价值;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不能一概而论;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不能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它。  相似文献   
3.
4.
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近来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和重点.国内学界围绕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几次讨论,问题的焦点是如何界定“英国马克思主义”.相关讨论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同时也呈现了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十年”所呈现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并在对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认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和劳动分工以及社会教育制度都不是意识形态中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是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的,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在改变其经济的同时还必须要改变其技术的结构和属性。高兹把科学技术既视为是生产力的因素,又认为其也包含在生产关系之中,因而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上,既批判生产力又批判生产关系,这具有明显的“后马克思”倾向。  相似文献   
6.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修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自身变形和外界约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成了桥梁工程中承台、立柱、箱梁等大型结构物最常出现的病害.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修补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政治、思想观念、法律和技术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完善各方监督制度的建议措施,有助于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了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等观点的提出突出了生产要素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了"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是否也创造价值"的疑惑.另外,人们把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与第三产业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混在一起,从而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廓清是非的目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创造价值;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不能一概而论;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不能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它.  相似文献   
10.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 ,运用“自毁原则”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 ,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 ,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