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企业—雇员匹配数据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存在促进产出增长的正向激励效应,但也带来了成本的额外增长;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及其分配机制,未能成为促进成本利润率改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住户调查数据在收入函数的基础上讨论了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特征及收入差距变动(基尼系数上升)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出上升趋势,地区因素和受教育程度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解释因素,就业状况、职业和行业特征则对两个时期的收入差距变动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部门经历了激进式的经济改革,城镇劳动力市场急剧转型。城镇劳动力市场这种转型过程,最为直接的影响之一便在于导致了劳动力谋职方式的改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把谋职方式划分为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两种类型,则可以发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的谋职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非市场化谋职方式大幅度下降,同时,个人特征中的党员身份对于获取非市场化谋职机会的可能性在增强,而教育的作用在弱化。由于非市场化谋职方式通常会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教育作用的弱化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被迫选择的结果,而非高教育程度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的选择性行为的结果。从对不同时期就业人群谋职方式变化的分解分析中还发现,经济转型所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工作稳定性等的变化对谋职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解释力。而且,这些因素对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谋职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也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谋职方式的这种变化特征及其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表明,非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方式成为保护某些人群免予市场竞争压力的屏障。在非市场化谋职方式就业人群中,如何增强相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化程度,降低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谋职方式对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差异化程度,或许也应当成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性程度所应当关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分配对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可能具有先决性的影响.采用CHIP1988、1995、2002和2013年的数据考察了农村耕地分配不均等性的变化,发现1988—2002年人均耕地面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2013年有较小幅度的上升.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土地不均等在1995年出现了略微的下降,之后年份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且2013年不均等程度已超过1988年.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采用农业收入还是总收入,整体上均显示随收入水平提高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增加,这说明土地可能更多的集中在富人手中.此外,本文还发现户主为女性、家庭人口规模越大则人均耕地面积越小,而家庭收入与县均值的比率以及县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其人均耕地面积越大.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显示,家庭规模和家庭年龄性别结构因素随时间变化对人均耕地面积变动的影响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