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构和谐欠缺、功能和谐欠缺、整体和谐欠缺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机体实现和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而社会冲突则是其外化的主要形式。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系统要实现结构、功能和整体的和谐,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通常依赖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的支持。政府公共职能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建立正义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冲突控制机制、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灵敏的社会预警机制、良好的自然保护机制等,来控制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平衡,最终构建一个融洽祥和、互动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道家政治文化为基点,运用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术语,从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的角度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了新的探析。对道家政治文化中所蕴涵的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做了纲要式的厘定和梳理,并对其政治整合思想作了重点诠释。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的政治设计学说。在现实层面,儒家构想和设计的政治秩序模式是德治和礼治的政治秩序。为了保障它们的长久运行,儒家在建构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等基础矢量的同时,又设置了家长式权威、中庸和民本三个调控矢量。其中,家长式权威是控制器、中庸是平衡器、民本是稳定器,它们对政治秩序的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指针,后者是目标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统筹兼顾,注重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发展;必须有新视角、新观念;必须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领域里所创造的政治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板块和基石,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和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美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对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其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曾经在中国的大地上蜂涌一时 ,然而它的历史命运却曲折不济 ,未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笔者从其理论本身出发 ,对其价值取向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进而揭示了决定其最终历史命运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7.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德治、礼治表征着五常,三纲表征着主从分明的等级结构体系,而仁政则是三纲五常规范体系发生作用后对执政者权力运作方式的必然要求,它们合在一起从经济和政治的方向,为儒家政治秩序的运行提供了动力,保证了其基本价值维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领域里所创造的政治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板块和基石,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和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对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其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发起密切相关,它既能充当社会冲突的直接发起者和参与者,又能成为社会冲突推波助澜的外部性力量,还能成为控制和消解社会冲突的重要中介。所以,合理地控制、利用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是治理社会冲突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从积极功能看,主要是服务和替代、信息收集和监督、对话和沟通、教育和引导;消极功能方面,主要是模糊社会冲突的符号、提供幕后支持、直接参与社会冲突、舆论和精神误导。从培养和发展路径方面,主要是克服结构性、功能性和制度性三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运行模式及其建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责制是风险社会治理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我国的问责制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问责所引发的问题也正不断暴露出来,为此,应在厘清权职界限、规范运行程序、依法执政、培育政治文化、健全落实制度等方面疏通其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