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杂科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招生规模、与世界先进教育方式接轨、引进先进教育理念,这一切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在21世纪已经成为带有复杂性特征的事物,它需要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新的思维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视角理解和建设好“两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学校对“两课”建设畏难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我校多视角理解、建设“两课”,使“两课”建设既符合共性要求,又有自己特色。既提高了“两课”教学质量,又为学校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多视角理解“两课” 怎样保证“两课”教学?我校在实践中体会到:单纯站在“两课”自身角度是不能够理解建设好“两课”的,要把“两课”建设和学校整体工作思路结合起来。只有为学校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在学生培养中发挥作用,使领导、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看到、感受到“两课”的作用,才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也才能保证“两课”教学的质量。 第一,把“两课”建设纳入学校发展主渠道。我校原是一个单纯的工科大学,近几年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单科性的局限性,学校逐步  相似文献   
3.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校,人们对“教学方法改革”这个口号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领导的讲话、上级的文件、教师们的研究、会议的主题等等。教学方法改革似乎是校园氛围一个方面围绕着我们。然而我们冷静地审视这个问题,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虽在提倡,但极有限,从整体上来说教学方法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何分析原因,大力度推进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传统学习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教师传、学生受,是复制、模仿,他们没有看到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简单的师传生受,不仅是一种模仿,且是师生互动的、创造中的模仿。这是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在能动性哲学基础之上,特别是与康德哲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里做学生工作的老师都知道,过去我们的工作没有理由这么复杂。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发现问题,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就能够收到效果,只要有爱心就能让学生们理解。可是现在,只有热情和爱心远远不够了。时代变了,大学生们变了,对我们改变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如何以工作的灵活性调适多变性和复杂性,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一、大学生成长的变化大学曾经被人们称为宝塔,大学生曾经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而今这些话语很少听到,不是因为人们的淡忘,而是因为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变化。改革开放社会…  相似文献   
6.
以超常思维应对复杂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思想变得越来越不可琢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许多教师都这样说。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科学新发现告诉我们非线性是复杂之源。复杂性、复杂事物是人类在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碰到的新的事物特征。对待复杂事物需要超越常规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以非线性的科学方法为指导,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复杂性,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的特点人们常常用“代沟”来说明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思想差距。过去,一代人大约是20—30年。近年来有人说代与代之间年龄差距缩小了,或者10年,或者5年。而现在人们感觉到每…  相似文献   
7.
提升哲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为提高理工专业大学生的人支素质,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一些人文选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哲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艺术鉴赏等等,很受学生们欢迎。然而在我们为这种现象感到高兴的同时.却看到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学生们一方面热烈选修人文课程,另一方面却很不重视最核心的人文课——哲学。哲学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它集知情意、真善美于一身,是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要对理工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是哲学的教育。如果放弃哲学,而仅仅注意其他的人文学科,不免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