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散文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表现为政治意识的强化、悲壮与崇高、多彩多姿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已留在人们身后,新世纪的钟声行将敲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这整整100年的时间内,文学可以说为中国人民由黑暗走向光明、由专制走向民主、由愚昧走向文明、由贫穷走向繁荣而前赴后继、鞠躬尽萃。它至今仍保留着一份充满丰盈激情的回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代大诗人赵翼在一百年前无意而作的两句诗,竟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境遇的最好注脚。在大部分人的思维中,文学是与社会的动荡、国家的不幸紧密相连的,忧患可以铸造最美的文学。我们仍然要问:文学的繁荣非得有国家不幸的…  相似文献   
3.
胡风的小说批评就整体而言具有比较明显的感性特色,这说明胡风在从事文学批评时,其形象思维仍然保持一定的活跃性.这种感性批评属于社会历史学的审美批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批评.  相似文献   
4.
桥涵台背处路基由于沉陷而导致跳车是高等级公路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而桥涵台背的施工质量又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桥涵处路基产生沉降的原因,针对台背填土的控制与施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要深化胡风文学批评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开阔视野,搞好实证性研究,同时要平心静气精心研读胡风的批评著作;要抓住关键方面作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应当努力吸收新的学科理论,将其运用到胡风文学批评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6.
胡风文学批评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是怀着对国际普罗运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批评活动中来的。胡风解放前的批评主要收录于《文艺笔谈》等七部评论集和《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文中.建国以来的批评主要是“三十万言书”。胡风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阵营中最有个性的批评。足以跻身“五四”以来最富原创性的批评之列。胡风的文学批评在现代革命文艺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某种活力和理论冲击波。  相似文献   
7.
高文波 《丹东师专学报》2009,11(1):73-79,110
在胡风的著述中很难发现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富于学理性的宏观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现象就整体而言没有进入胡风的批评视野。当然这不能否认他对少数作品的批评,尤其他对《红楼梦》《水浒传》的批评值得关注。这些批评意见有的确乎发人深省。有的则未必妥当。这些意见和看法隐含着胡风对世界文学经验的重视,既是其理论个性使然。又是“五四”时代精神对他的深刻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决定了抗战文学必然和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血肉联系,这使得抗战文学表现出向传统文化回归的价值趋向。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正气、骨气、义气,以及缘、忍、孝等许多东西在抗战文学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文波 《现代语文》2004,(11):35-35
为推广课堂结构教学专题研究中的先进经验,探索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04年8月1日——3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名语文骨干教师相聚河北省承德一中礼堂,参加了由语文周报社和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承办的第21届年会。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副主任吴心田,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顾之川,  相似文献   
10.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一篇新课文,首先,必须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使学生能从头到尾多读几遍书,能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课文里讲了哪些人和事,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找出不明白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究作下铺垫。其次,要重视学法指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指导得法,能有效地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比如在低年级适合情境导读,就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读文的情境,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读书、学习;在中高级适合导学式自能读书,就要通过学生自读→发现→尝试探究→讨论→教师疏导,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层层深入,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