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提议开展全球性的环境教育活动。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应该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措施。我校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实验学校” ,同时 ,小学和中学又是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最佳时期 ,我校以环境知识教育为基础 ,以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的养成为重点 ,对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全方位探索。而体育教学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中若能根…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在这样一个新时期,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增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稳定的内在保障。如何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既有住宅系统大多为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故而进行改造。本文以某一住宅楼供暖系统改造为例,来讨论既有建筑物垂直单管顺流式改造为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所引起的室温失问题。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如果原系统的附加率大于20%,改造后不会出现室温小于16℃的房间,但要采取室温调节措施以防止房间过热。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的教学往往只注意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而失之呆板,枯燥,本论述了设计一个情趣横生,充满愉悦的数学情境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设计这样的情境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思想性格等方面都会存在微妙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更要主动地去适应教育变革和学生差异——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用智慧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美术教学亦是如此。一、爱心,像花儿一样绽放我认为教学的核心应该是“爱学生”,并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学的整个过程饱含教师的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梁启超的这段话说…  相似文献   
6.
家长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但通过了解学生,我们发现目前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分析一下,这些不合格家长大致可分为四类:暴君型、保姆型、双面型、放羊型。  相似文献   
7.
于建国 《中国德育》2007,2(5):45-46
搬进宽敞的新居,好友送我一大盆铁茉莉。一片片鲜亮的叶子就像一双双调皮的眼睛,闪烁着快乐的光芒;更像一个个活泼的音符,演绎着高山流水般和谐洒脱的乐章。尤其那犹如自由舞蹈般的虬枝,委婉含蓄中不乏一派傲然之气,让人感到:花和人一样,也是有性格的。由于它的到来,我的新居春意盎然,而我对它的喜爱也是与日俱增。每天一下班,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摸摸它,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表述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要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就必须让教育软实力强大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和价值追求,我校近几年来,干部、教师经过充分讨论、学习,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尝试着以软实力建设为统领,走出一条务实的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校2011级部分单独招生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分析,了解到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学习方法欠缺、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对网络依赖过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的问题实施分类引导,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设学习指导课程;丰富大学校园物质和人文文化环境;端正对待网络的态度,充分发挥网络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四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适时地进行社会能力训练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儿童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