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活动需要由当事人来启动,裁判文书的拘束对象也必须是适格的当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起诉时所确定的当事人在后来的诉讼中可能发生变化,即当事人变更.通过这一讨论提出问题,欲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变更方面的司法理念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制定当事人变更规则时应当遵循的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200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者,它是新教材使用第一轮后的高考试题;二者,它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后的第一份高考试题;三者,它是《考试说明》2003年又一次修订完善后的高考试题。从对去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研  相似文献   
3.
第一步:精彩回放,读熟课文1.熟读背诵。要求利用早读时间或其他边角时间复习背诵印发的诗歌,做到会读会背会写。2.精要讲析。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简明扼要地讲析,旨在引导学生吃透文本,获得阅读诗歌的有关知识,巩固、拓展鉴赏知识。3.归类比较。待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归类比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一般规律,从而指导他们的阅读实践活动。有了上述“背诵”和“精析”两方面的准备后,就可以自由地多方面地归类比较。第二步:系统归纳,储备知识纵观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点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形象;②语言;③表…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歌复习是语文高考总复习中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展开有效复习,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拟结合我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语文试卷中所出现的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学习理解谈一谈复习的建议。建议一:重读类聚,内连外引。无疑地,古代诗词鉴赏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它需要比较多的知识储备,要有比较多的鉴赏实践经验作基础。这个储备和经验从哪里来?首先是从课本的学习中来,其次是从课外阅读中来。只有储备丰富了,基础扎实了,鉴赏实践的次数多了,才能在具体鉴赏做题时得心应手,很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世界中去。为此,建议复习时把初中和高…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活动需要由当事人来启动,裁判文书的拘束对象也必须是适格的当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起诉时所确定的当事人在后来的诉讼中可能发生变化,即当事人变更。通过这一讨论提出问题,欲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变更方面的司法理念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制定当事人变更规则时应当遵循的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绝大部分成语都有较长的历史,由于长期习用,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炼,其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义的相加,如“瓜田李下”、“守株待色”。如果在运用成语时没有能准确把握其整体意义而把各个语素简单相加,或者对成语中的特殊语素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就会导致成语使用中常犯的“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一个企业转型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文化变革日益多元化的新时代,民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被企业主体所重视.认识的不足或片面,以及一些企业价值观的缺失,导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探讨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8.
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相似文献   
9.
开设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教委新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校自1995年起在全校开设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劳动技术、文艺体育等五大类共40多门活动课程。笔者作为全校活动课的具体负责人,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对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一些粗浅的认识,阐述如下,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0.
李宝民 《语文知识》2000,(11):75-77
辨析病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综观1990—1999年的高考试卷,每年都有辨析病句的试题。为此,无论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复习备考时都应有意识地加强发现纠正病句的训练,了解造句时常见的错误,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就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类病句一“搭配不当”类病句结合高考试题进行归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