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科学研究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川东中高山地区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刈割演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具有特殊建植目的和特殊利用方式的人工草地进行刈割演替研究。从重要值、演替距离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植物组成变化、群落演替趋势及群落稳定性。提出了红池坝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建设可能出现的目标群落。认为红三叶-黑麦草人工群落刈割过重将朝黑麦草-红三叶方向发展,刈割过轻将朝灰苞蒿-红三叶-黑麦草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指出红三叶盛花期一年3次刈割的条件下,红三叶-黑麦草群落最为稳定,1a2-4次刈割是其刈割利用的“安全区”。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继粮食作物品种引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抓的又一项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经过1998-2001年四年的实施,共进行了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牧草品种和15份草坪草的试验。试验根据生态条件划分为两个类型、四个点,即高寒牧区类型的那曲、当雄点和高寒河谷农区类型的畜牧兽医研究所曲尼巴综合基地、中科院达孜生态站。各试验点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量、农艺性状及越冬率的观测,筛选出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29份,其中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禾本科牧草14份,一年生豆科牧草2份,多年生豆科牧草5份,其它科属的牧草1份;按生态类型分为:适宜在高寒河谷农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13份,豆科牧草品种6份。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类、黑麦草类、羊茅类、梯牧草类、冰草和鲁梅克斯K-1杂交酸膜在西藏河谷地区(海拔3800米)均能收获到成熟的种子。区间试验显示,区试品种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具有特殊建植目的和特殊利用方式的人工草地进行刈割演替研究。从重要值、演替距离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植物组成变化、群落演替趋势及群落稳定性。提出了红池坝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建设可能出现的目标群落。认为红三叶—黑麦草人工群0红三叶——黑麦草群落、刈割演替、重要值、演替距离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西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状况的观测,讨论了高原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土壤CO2排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CO2排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发生当地时间的13:00~14:00和凌晨5:00~6:00左右,但在越冬期土壤CO2排放已很微弱,日变化不明显。冬小麦和青稞地的土壤CO2排放最高值出现在灌浆初期, 可达到40 g m-2 d-1左右;收割后,气温和土壤温度也逐渐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麦根系的呼吸减弱,土壤CO2排放一般为20 g m-2 d-1以下;至越冬期,土壤CO2排放降至2 g m-2 d-1左右,土壤CO2排放非常微弱。高原农田土壤CO2排放与5cm土壤温度变化相关性最好,可用5cm土壤温度来推算高原冬小麦地的土壤CO2排放量,并由此得到在灌浆期高原冬小麦的根系呼吸所排放的CO2量占整个土壤的CO2排放量的34~44%,平均为40%。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该文从资源的角度,根据各作物秸秆的经济系数,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作了全面的估算,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到79454.4×104t的水平,并每年以1251.2×104t的速度稳步增长;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东部农区是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是作物秸秆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每年有95%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转化成其他的形式而被耗散,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华平 《资源科学》1991,13(1):52-56
山南地区的贡嘎、扎朗、乃东、琼结和桑日五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河段,为一相对独立的高寒河谷盆地单元,面积为1.02万km~2。雅鲁藏布江由西至东贯穿本区。河谷底部海拔高3500—3600m。平均宽5km,河道平缓、汊流发育,河漫滩分布广泛,在谷缘山麓普遍发育有洪积扇;在宽谷中还出现了大量风沙堆积,在恒定风长期作用下,沙丘呈新月形。河谷南北两侧的山地海拔高一般在5000—5500m,积雪甚少,无现代冰川发育。气候温暖干燥,河谷年平均气温6—8.5℃,最热月均温15℃左右,≥10℃积温在1800—2200℃之间,无霜期120—150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