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耕地经济产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06,28(3):73-79
耕地的经济产出是评估耕地价值的重要参数。论文利用湖北省及省域范围内17个市、州、区1996年~2003年的耕地经济产出及利用等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了影响耕地经济产出的自然、人文、科技以及政策等因素。根据主成分分析,影响耕地经济产出的因子可以概括为资源禀赋因素、耕作制度因素、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而回归结果表明源禀赋、耕作制度、农业科技进步是目前影响耕地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农村税 费改革、种粮补贴、农村承包土地二轮延包等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对耕地经济产出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其涨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选择气候生产利用率较高的生产模式,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并发展多熟制的间作套种,是今后提高耕地经济产出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07,29(2):124-130
耕地的非市场价值,是耕地利用决策过程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而其评估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意愿调查法(CV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资源非市场价值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江汉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支付卡方式设计了800份调查问卷,研究了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83.42%的居民家庭对耕地非市场价值有正的支付意愿,但农民和市民的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前者为145.84元~167.57元/(年·户),后者为151.85元~196.80元/(年·户),研究结果与国内部分其它领域研究比较表明,CVM在耕地非市场价值领域研究具有有效性。论文还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论进行了环境经济学解释。按江汉平原现有家庭数量计算,得到江汉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每年的支付意愿为5.31×108元~6.46×108元。  相似文献   
3.
通过描写蒙山壮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分布,探讨其功能分类及用法,并试图揭示其特有的语言现象。近指有nei24、kei24、lei24、□ei24,远指有□n53和k□n53,读音不同对应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可指人或物、处所、时间、性状程度、动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上海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农地非农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农地非农化在近郊和远郊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平衡,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上海市郊区农地非农化,首先是寻求相对均衡,其次应形成以相对均衡促进全面均衡的农地非农化战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描写蒙山壮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分布,探讨其功能分类及用法,并试图揭示其特有的语言现象。近指有nei24、kei24、lei24、□ei24,远指有□n53和k□n53,读音不同对应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可指人或物、处所、时间、性状程度、动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不同地貌类型城市农地城市流转驱动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闵捷  张安录  高魏  汪鹏 《资源科学》2009,31(7):1125-1132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农地城市流转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农地城市流转在不同地貌类型城市中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影响农地城市流转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应用1999年~2004年湖北省数据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农地城市流转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影响因子本身及其影响系数在不同地貌类型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固定资产投资、GDP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湖北省平原城市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最明显,固定资产投资、GDP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湖北省丘陵城市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最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GDP和总人口对湖北省山地城市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最明显,各个影响因素对不同地貌类型农地城市流转的推动方向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本文依据湖北省1980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非农流转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具有长期性。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均衡呈现一种反向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对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农地城市流转影响的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单向的因果关系表明,湖北省的农地非农转用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明显;而从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看,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城市流转相互作用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0,32(3):564-572
为探讨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扣相互影响.本文依据湖北省1980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非农流转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具有长期性.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均衡呈现一种反向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对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农地城市流转影响的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单向的因果关系表明,湖北省的农地非农转用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明显;而从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看,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城市流转相互作用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出土新材料证明,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的传统训释应该补正:“步”除了作长度单位量词外,还作面积单位量词,义为“平方步”,是“亩”的下一级单位,该意义从先秦一直使用至近代。表示容量单位的量词“石、斗、升”至少在汉代还有“大石”与“小石”、“大斗”与“小斗”、“大升”与“小升”之分,且同级单位的大小比率均为5:3。“参”在秦汉时期除了作重量单位量词外,还作容量单位量词,1参为1/3小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