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龙杰  龙博 《体育世界》2014,(9):97-99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技能传授为主,强调体质与身心健康的提高,忽视了技能原理的探索。为顺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要,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探究知识和原理,让其发现或找出规律,达到提高运动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叫发现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和合文化"的源流,探讨了"和合文化"与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以及体育运动技术的关系,并分析了这种关系存在的内涵和意义,以期能为"和合文化"在体育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博  金育强  杨慧 《内江科技》2013,34(4):89-90
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以来,学校体育应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是应重视运动技术的掌握已成为了大家争论的焦点,虽然很多有名的专家在学术报告会上都有提到和讨论过,但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对学校体育与"健康第一"和学校体育与"技术第一"进行了论述,得出了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为主的指导思想,同时辅以运动技术的学习来达到此目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研究中重要的科研资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既能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生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厘清思路,也能促使体育教育训练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沿着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对2000—2017年全国810篇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在论文选题特征方面,研究者考察了其选题类型、热点追踪、选题方向以及学科交叉维度。在学术影响力上,研究者考察了其年度分布的学术影响力、学位授予单位的学术影响力以及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低下的现实,对其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体育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身体形态结构和健康体适能指标,从网球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入手,为高校或高水平运动队选拔网球专业运动员提供依据,也为网球专修班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龙博 《体育世界》2013,(8):12-14
体育经纪人是从事体育赛事、体育组织品牌包装、经营策划、无形资产开发及运动员转会、参赛等活动的人员,在体育经纪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促进培训机构多元化、开展培训需求分析、规范培训教师来源渠道、限定培训学员资格条件、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推行培训方式多样化、统一培训考核以及开展培训效果评估是完善我省体育经纪人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龙博 《新闻大学》2007,(3):149-152
一、一颗子弹2007年春节前11天,我应邀到上海参加复旦大学主办的一个品牌传播力研讨会。当会务大巴在浦东新区林立的国际意味的大厦中穿行时,面对门禁森严的商务区和居民小区,一个问题子弹般击中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深入,随着城市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外包,随着  相似文献   
9.
对民国时期体育家群体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民国体育家群体形成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是中国体育事业近代化事业进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群体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地域分布以江、浙为主,学缘结构以近代中国的整体留学运动为依托,毕业于国内、外体育名校诸多,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女性虽处于弱势地位,但女性体育家的出现为中国妇女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肩负体育救国的历史使命,兼容并包的学术风范,融贯中西的治学理路,交叉融合的学科背景,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行合一的实施方略是民国体育家的整体特征。民国体育家对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贡献主要表现在促进民族精神与国民体育意识的提升;促进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积极传播西方近代体育,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妇女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院校学生课程考试舞弊与学习拖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指出:(1)尽量考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人性的"惰性"以及缺乏责任意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交互作用对体育院校学生课程考试舞弊与学习拖延的影响;(2)重视导致学习拖延和舞弊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杜绝此现象的对策;(3)加强对诱发课程考试舞弊现象出现的人为因素;(4)加深对体育院校学生课程考试舞弊与学习拖延关系的研究;(5)完善测量工具和规范测量方法,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6)增加对特殊性专业学生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