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敦煌写本《韩朋赋》记录有非常完整的韩朋夫妇的爱情悲剧故事。过去研究韩朋故事,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列异传》。两晋之际干宝的《搜神记》所记载的韩朋故事比较完整。但《搜神记》所记的韩朋故事与敦煌本是两个系统,前者是文人案头文学系统,后者是民间韵诵文学系统。1979年,敦煌出土了西汉后期的韩朋故事残简。汉简韩朋故事,在情节体制上接近敦煌本,而不同于《搜神记》本。《说苑》中保存了一则先秦时期敬君夫妇的婚姻悲剧故事,其情节单元及体制与汉简中的韩朋故事及敦煌本韩朋故事接近,是同一类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正>悼念去世的同类,是诸多动物的本能。人对其亲朋好友的离世,总是充满悲悼之情。《诗经》中的《绿衣》,刘大白《白屋说诗》就认为是悼亡诗。“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相似文献   
3.
“成相杂辞”是一种民间艺形式,先秦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影响了人的创作。从现存作品看,“成相杂辞”主要产生在楚国东部,和黄老之学有密切关系。现存成相本,大都以格言谚语集锦为其形式,以道德教化为其内容,用赋诵的方式传播。“隐”和古代的巫史关系密切,由巫转 述的神的预言谶玉器大多是以叶韵的隐语形式表现出来了。到了战国游士和俳优手中,“隐”为纵横策士资为谈助,更成了俳优侏儒亲近讽喻劝谏国君的工具。隐语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根植于古老民族的原始化歌谣。隐语从神的警告变成人的讽喻,就和“谐”合为一体。谐语大都以人的缺陷作为嘲笑的对象,渐变为诙谐调侃的杂赋。  相似文献   
4.
吐蕃攻占河西后,在这一地区实行了吐蕃化的统治。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书信、碑文、发愿文和佛教应用文等不同的体裁,形象地展现了吐蕃逐渐攻占河西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吐蕃统治下陷蕃人的悲苦无奈之情,充分揭示了吐蕃统治下民众的普遍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5.
以调笑戏谑的态度描写动物或人本身的俗赋源远流长,东汉后期以来,时见载籍。这类俗赋或嘲笑人的形貌丑陋、举止荒唐,或描写动物的滑稽谐趣,用以游戏取乐或调笑讽刺他人。多题材狭小、怪诞,以四言韵语为主,语言通俗,风格诙谐,口诵的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清华简《(旨阝)夜》篇的出土,证明《尚书.西伯戡黎》中的西伯是周武王,戡黎的时间是在武王八年,即武王继位之明年(前1049)。本篇还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戡黎凯旋后举行饮至典礼的盛况,周武王及开国元勋毕公、召公、周公、辛公、史逸、吕尚皆亲临宴会。武王和诸位功臣举爵酬饮,赋诗言志。简文记录了武王的2首诗和周公的3首诗,而保存下来了武王的1首、周公的2首残诗。这种情形和《穆天子传》中所记穆王和西王母瑶池宴咏很相近。  相似文献   
7.
《霓裳羽衣曲》应为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据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修饰润色而成。段落也应为王国维所说的18遍,其中散序6遍,曲身12遍。音乐特点先缓后急、缓急结合。演出形式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玄宗时期主要为独舞和团体舞,宪宗元和时期主要为双人舞,唐晚期又侧重于团体演出。从舞者的服饰打扮可见其体现出道家思想。其流传兴盛于天宝时期,唐中后期始由宫廷流传到民间,但曲虽存而舞蹈已非旧貌;五代时期虽偶有搜集、增补,然逐渐散佚殆尽;北宋后所见诸曲谱,仅存些许唐代遗韵。  相似文献   
8.
早期作为文体的“赋”都写作“傅”。傅,相也。古代乐师为瞽者,扶助乐师者为相。“相”除了扶助乐师、携带乐器之外,还要参与演出中的应对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报幕的声音,不同于歌,而是另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汉代人“不歌而诵谓之赋”,正是从这里来的。赋同其它文艺形式一样,最初都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着,它是由口传文学发展而来的书面文学。近百年出土的西汉到宋初的俗赋,其类型可大致区分为故事俗赋、论辩俗赋、歌谣体俗赋3种,文章用赋的这3种类型和文体标准对照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钩稽出了53篇先秦的赋或带有赋体特征的文献。  相似文献   
9.
先秦"故事俗赋"钩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先秦时期 (或成书于西汉而源于先秦时期 )的讲诵故事类“俗赋”和相近作品进行了勾稽 ,对其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讲诵故事是早期俗赋的主要职责之一 ,韵诵是其主要传播方式 ,文体上整齐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是这种传播方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苏莹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也是敦煌研究院的学术开创者之一。他毕生从事敦煌学的研究工作,在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写本文献、敦煌文学、石窟考古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先生还十分注重对国际敦煌学研究史的总结和介绍,并且积极撰写有关敦煌学的普及读物,对我国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