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
关于创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的热点,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立对积极进行电子政务的探索与实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创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目的及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实验室所应面对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刘庆龙 《大观周刊》2012,(20):278-278
现在生物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因为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等原因而忽略生物实验课.本文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衣村中学生物实验课,将实验的观察、分析、动手及传授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一、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二、掌握实验步骤.规范操作.三、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四、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五、充分利用农村优势.上好实验课.六、重视整理及检查、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奥运会,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是三大理念的核心.一个开放的有着巨大生命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寓意深远.人文奥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明统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真实表现,它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精神,通过举办奥运,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奥运必须从全社会各个方面入手,齐抓共管,目标一致,才能使2008年奥运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章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施工中楼面及屋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两种规训观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惩罚问题。肯定的规训观将规训当作正面的教育过程,否定的规训观将规训视为负面的教育现象。前者源于康德,认为规训是将"动物性"转化为"人性"的过程;后者源于福柯,认为规训是一种施加于肉体之上的微观权力技术。肯定的规训观视角下的惩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而否定的规训观则提醒惩罚权力可能会侵害学生的个人自由。结合这两种规训观以及福柯晚年的规训思想转向,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以明文形式规定惩罚权的内容和边界;在惩罚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教育性原则;建立具体透明的惩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庆龙 《甘肃教育》2008,(24):15-15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迅速转化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已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使新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应试教育问题时,学生往往只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结果的被动承受者,但与此同时,学生也是应试教育现象的主动施行者,他们的“应试”动机与“应试”行为巩固了应试教育的链条.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安全感、自尊感、荣誉感、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等感受属于人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在“应试”取向的社会文化中,父母往往会对子女在学业成绩上的优良表现给予奖赏,给子女带来安全感;老师对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满足了学生的自尊感和荣誉感;成绩出众的学生在同伴群体中更容易获得好的人缘和威信,从而有更强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基于此,向成绩优秀的“好学生”靠拢成为学生努力“应试”争取高分的重要动机.然而,从学生身心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基本需求应当有多种实现的渠道,而不应被当作强迫学生“应试”的工具,只有当家长和老师们意识到这一点并给予学生平等、充足的关爱,学生的学习才可能实现更多“应试”之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近期,就如何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进行自我教育的工作,在部分系做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的减负问题仍然面临“应试”传统的挑战,为此需要讨论“应试”与学业负担的关系。从决定论和目的论的视角看,决定论主张通过逃避或抵抗“应试”减轻学业负担,但减负效果并不理想。目的论把“增负”看作以“应试”为目的的主动行为,因此减负的关键在于切断“增负”与“应试”的关联。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升“应试”的效率,减轻学生由“应试”能力不足引发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命题质量的提升与命题思路的革新促使低质量的学业时间投入不再有“应试”的效果,让“应试”的过程尽可能地靠近学生素养形成的过程,从而让“应试”也具备“育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