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新的小说创作由写农村"好人好事"起步,新时期初转向"问题小说"的创作,到 20世纪 90年代,则更注重对农村人情世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2.
张同俭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3):65-67,74
谈歌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家园笔记》是由他多年创作的若干短篇笔记小说撮录连缀而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历史与现实穿插交织的 手法,借历史来观照反思针砭现实,启发当代人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立人”启蒙是鲁迅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在鲁迅留日期间确立,经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前后革命斗争的洗礼,纠正了早期的某些局限与偏颇,日臻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集《战斗在潴龙河畔》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包括高阳在内的冀中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真实记录.全书形象而生动地再现高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起来,开展人民战争,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这群凶恶残暴的"野猪"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战斗在潴龙河畔》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也是今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宗教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他比较重视宗教对坚定人的信仰、净化人的心灵的积极作用;中后期较多指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醉人民的消极后果。但终其一生,鲁迅从未对宗教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6.
《伤逝》是暮爱情悲剧。从哲理的视角来分析,产生这幕悲剧的真正根源主要在于新的人生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自由”与爱的二律背反;涓生与子君的爱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也是“自由”的产物;而又是“自由”最终瓦解了他们之间的爱,导致了他们感情的破裂和相互分手,酿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孙犁的晚近散厚积薄发,深刻永。其特点犹如鲁迅的杂,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是新时期学中的散精品。  相似文献   
8.
杜烽的剧作从真人真事题材的话剧《李国瑞》的“意外”的成功,中经有概念化之嫌的《为和平幸福而战》的教训,终于创作出历史军事文学杰作《决胜千里之外》和《上甘岭》的姊妹篇《英雄万岁》。杜烽的剧作是人民革命史的壮丽画卷,其创作历程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红旗谱》是梁斌文艺创作的代表作,它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农民经历的长期而又艰难的革命探索,作品不但展现了朱老忠由一个燕赵的慷慨悲歌之士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革命历程,而且艺术地还原了革命历史的原生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千姿百态、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品将冀中人民的斗争置于整个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加以表现,并有意识地揭示了北方革命烽火同井冈山红旗的内在联系,因而使《红旗谱》成为表现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  相似文献   
10.
赵新的小说创作由写农村“好人好事”起步,新时期初转向“问题小说”的创作,到20世纪90年代,则更注重对农村人情世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