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安全的视野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历史审视。主要结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安全被注入新的影响因素。制约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困因有:主体文化依托的缺失,学科理论的贫乏,体育政治功用的失衡,竞技与体育的混淆等。建议: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植根传统、把握精髓,...  相似文献   
2.
以民族聚落为田野考察点,以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7个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生存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发现:民族聚落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场域和主体实践空间;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传承表现为“血—地—业”交织而成的多缘并存的承继状态。具体而言,贵州麻江县龙山镇的苗拳、贵州黎平县觅洞村的黑虎拳和广西平果县春德村的春德壮拳以“血缘”为主导,河北沧州市孟村的八极拳和贵州独山县塘香村的布依拳以“地缘”为主体,云南盈江县喊撒村的孔雀拳和四川宣汉县天台乡的土家余门拳以“业缘”为主干;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师缘关系”是维系其多缘并存的纽带,“德行礼仪”是其文化品性的律令,而“功有其法、舞有其套、击有其术、拳有其理”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技理意涵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以非物质文化学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着眼点,遵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性,促进学校教育与民族体育的融合,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健身性""传统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化学为理论支撑,从历史维度和社会哲学的视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文化学基础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学基础,这不仅能让世人见证它辉煌的过去,利于发掘其蕴含在肢体运动背后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体育、建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兴趣的激发、引发、培养、巩固的发展过程,通过具体分析,实例介绍,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为例,从社会视域解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基于的文化生境,从而分析和论证了在当今民族传统体育存活的'古今文化'与'中西价值观'的双重语境下,学科水平与项目发展的脱节现象,以及文化身份与文化形象的跌落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阻碍等问题。由此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在自身发展中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煦  童国军  黄兰平 《精武》2012,(32):75-76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和运动特点出发,探讨蹴球运动的历史沿革与功能价值,认为蹴球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是华夏民族在生产与生活方式、农耕文化以及民族特性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是一种具有民族的、传统的体育文化形态。因此,积极地加强对蹴球运动研究,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认为,由强势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帝国与弱势文化意义上的文化部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表现出的张力越来越明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在世界体育文化的舞台上占据一定的版图,并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勃兴理念,需要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加强体育文化间的对话会通,自觉克服"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