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体育经济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经济研究生专业设置、学制年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与需求形势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经济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后发优势"并不显著,存在专业特色缺失、学制缺乏弹性、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课程设置不健全以及对社会需求预期高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人才质量和办学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体育经济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治疗焦虑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达到对焦虑的治疗效应。其治疗效应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信息化对体育教育教学训练、高校体育管理机制改革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构建现代社会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美国Physical Best测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中美使用的耐力项目、身体柔韧性项目和肌肉力量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质健康测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运动负荷(HR-160min)与不同反馈方式(M)对高中生体能和体育学习积极兴趣(PISL)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因素实验设计,不同时间、不同HR-160min (HR140-160min、HR130-160min和HR120-160min)和不同反馈方式(自我控制反馈SF、追加反馈AF和无反馈NF)为干预手段,对297名高一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干预。结果显示:体能建模后,BMI、肺活量(VC)、坐位体前屈(SR)、仰卧起坐/引体向上(SU/PU)、800m/1000m、50m、立定跳远(SLJ)等7项指标"时段"主效应,BMI、SR、SU/PU、800m/1000m、50m、SLJ等6项指标"时段×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反馈方式"交互效应,SR、SU/PU、800m/1000m、50m、SLJ等5项指标"运动负荷"和"反馈方式"主效应、"时段×反馈方式"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SL建模后,"运动负荷"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方式"主效应和"运动负荷×反馈方式"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140-160min是发展多项体能的关键因素,HR130-160min对BMI保持效果、对SR干预效果更好;不同反馈方式通过不同机制影响体能结果;HR140-160min与SF组合对发展体能的协同效应最佳;PISL受运动负荷影响,不受反馈方式、运动负荷与反馈方式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对目标定向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追求高分、忽略运动技能学习的原因是没有合理的目标定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进行实验干预,在实验前后对上海电机学院111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和目标定向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大学生体育学习中不合理的目标定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体育运动领域,测量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时存在测量方法不规范的现象。作者在董奇自我监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初步编制和完善了《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分析发现,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由规划、执行力和调节3个维度构成,总量表由44个条目组成,对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测量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运用一系列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方法对57名实验组大学生进行一学期的乒乓球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合理的目标定向。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与乒乓球运动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定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体育课堂不同运动强度累积时间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用Actigraph wGT3X-BT采集360名城区和郊区高中生40 minSB、LPA、MPA、VPA累积时间和7日总佩戴时间,并统一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运用SPSS23.0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等时替代分析。结果:(1)在体育课上高中男生MPA、VPA运动时间均显著高于女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2) LPA运动时间与各项目(立定跳远除外)之间无关,SB、MPA、VPA运动时间与体质健康大部分项目之间均显著相关;(3)对于高中男生,VPA运动时间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MPA运动时间对肺活量和1000m单独产生有益影响;LPA运动时间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SB时间对1000m单独产生不利影响;在控制LPA运动时间后,VPA和MPA运动时间对相关体质健康的有益影响减弱;在等时替代LPA后,VPA和MPA运动时间对相关体质健康的有益影响增强;(4)对于高中女生,SB、LPA、MPA与VPA运动时间对体质健康各项目的单独和等时替代影响均不显著,在控制LPA后,SB时间显著提高女生50m速度。结论:目前上海市高中生体育课低于50% MVPA运动时间,MPA运动时间具有发展男生肺活量和1000m的特异性,VPA运动时间具有发展男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50m的特异性,加速度计测量的课堂SB为肌肉力量和柔韧练习,但是高中女生体质健康的改善需要克服传统体育课程长期运动强度不足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