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端康成的创作一直着力于日本人感受自然、崇尚自然的精神实质,即使面对战后人心涣散、人性扭曲的日本,他也将这一精神实质延续下来,希望战后的日本回归人类生命原初阶段大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的和谐。他将战后已经"死去"的日本描绘的自救之路即重获感悟自然的能力,在人生与人情方面达到与自然的谐和统一,恢复人类本来的面目和生命原初的自信,摆脱战争带来的心理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紫色》一文受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影响,将文中勇敢逃出家门的女性茜莉同文学史上其他逃离家庭樊笼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提出"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是女性寻求自身生存空间的第一步。步入社会得到尊重的女性与异性达成的友好互助关系使女性获得了幸福的生活。沃克在《紫色》中表达了她对两性关系辩证且多维的看法:女性的自我救赎无法脱离大社会而存在,女性的自由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和谐相依。  相似文献   
3.
博尔赫斯是一位有着深厚中国情结的作家,他小说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既有意将中国表现为一种可以被他们自己的思维理解的存在,视为一种与其有相同特质的文化现象,又塑造出一个非我族类的“他者”形象。二者殊途同归,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旨在表达中国文化有其优异的特质去参与全球化情形下的国际对话,消除自我的边缘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