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合笔”     
“合笔”是汉字演变发展过程中省减笔画、简化结构、美化字体的一种方式,即把相近、相同的两笔或三笔合为一笔。明乎此,有助于准确解读某些汉字的形、音、义,纠正许慎析字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许慎《说文》对"亼"的解说,历来受到学者的质疑。但由于缺乏文献用例,无从印证其音义。考之于甲文、金文字形以及"亼"所从之字,确证"亼"实为"口"之变形",口"既可是人之口,又可为动物之口,还可作器皿之口。由于契刻的缘故,曲笔常呈直笔,故"口"一变为△,再变为"厶",终变为"亼"和"亽"。许慎未能准确释读此字,导致对从"亼"之字的解说,大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3.
释“尤”     
“尤”是“(疣)”、“()”、“”的本字,它的本义是“六指(支指)”; 六指是“突出于手”的,所以引申出“特异的、尤异的、突出的、最优异的、过甚”等义及“格 外、尤其、特别”等义;六指是畸形的、怪异少见的,所以又引出“灾异、灾祸、过错、缺点” 和“责备、指责、怨咎、非议”等义:“尤”训出的两对相反意思是由于六指在手上生长的不同 部位和民俗文化、体态语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卸"字从午、从止、从卩,是因为"午"乃"杵"之本字,"卩"为"人"之变形,车把式卸车必先用一根粗棍把前辕顶起,方能卸出辕马;"爂"篆的解说应该是"火飞也。从火从,与同意。"由于"字的"廾()"也可隶作",它的一撇一捺与"的一撇一捺容易形成合笔,故导致讹误;"局"篆的解说应该是"局,局促也。从尸从句,句亦声。"尸"乃"人"之变形,其第三笔一撇与"句"的首笔形成合笔,致使许氏解形错误。  相似文献   
5.
“甘”、“今”同为“含”的本字,所不同是,“甘”是“口含甜美之物”,而“今”是“甘”的倒文,表示“口含苦物”。“甘”一变为“今”,再变为“含”;“今”由“含在口里的这会儿”引申出“是时”、“今时”之义。  相似文献   
6.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相似文献   
7.
"背"字的"背负"之义与"背对着" "不让别人知道"之义,常常都用"背着"表示,构成一对"同形异义"词,容易产生歧义.恢复"偝"字来分担"背"字的"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背”字的“背负”之义与“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常常都用“背着”表示,构成一对“同形异义”词,容易产生歧义。恢复“借”字来分担“背”字的“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