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大小戴《礼记》篇题的命名方式,大体有依据篇章主要内容、提炼篇章部分内容、摘取篇首若干文字、揭示篇章与其他典籍关系、袭用相关标题等。由出土简帛的早期形态能够发现,礼学文献在秦火前单篇别行时大多无篇题,仅有的个别篇题主要摘取篇首若干文字命名。其中“摘取篇首提示语”是为教学需要;“摘取抄纂众篇(章)而成的首篇(章)首句”则缘于抄本的收卷方式。汉代流传的礼学文献多据篇章与其他典籍关系命名,这与区分“经”“传”的解经观念密切相关。在关涉文体的篇题中,以“问”“义”称名的辨体意识较强,前者标志着古人对“问对体”最早的自觉体认,后者为“义疏体”的雏形确立了类名。  相似文献   
2.
从《史记》成书到《汉书》问世,两汉历史叙事的视角,经历了由第一、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向单一的第三人称视角的转变,此后,《汉书》的叙事视角随同其他体例一起成为断代正史的定格,而《史记》及其续补之作的叙事视角,也相应地固定为西汉中后期特有的时代风尚。《西京杂记》文本明显的《史记》型叙事视角和选材取向,不仅与《汉书》以后《后汉书》、《三国志》等断代正史的叙事视角绝不相类,而且与《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博物志》、《搜神记》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叙事视角明显不同,所以其原始文本的写作时代,应该就在西汉后期。这一结论与考古发现对《杂记》内容的印证等其它证据相结合,说明葛洪关于《杂记》文本源自刘歆的说法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3.
《抱朴子外篇》所载《庚寅诏书》,是司马睿在东晋建国之初颁发的一份比较重要的诏书。但由于史乏记载,学术界对此了解甚少。通过详细考辨相关文献,可以肯定,其具体颁发时间在建武元年(317年)三月初八(庚寅),主要目的是“备百官”,“彰宪典”,为建立东晋王朝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抱朴子外篇》的骈化倾向,清代以来虽然不断有人论及,但至今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述。从行文、用典、四六、藻饰、押韵等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探究其骈化程度,可以发现此书的骈化虽然是初步的,但也是有意努力的结果;魏晋以来骈文的兴盛,葛洪今胜于古、注重文辞的文学主张以及对连珠体的广泛运用,是导致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阮籍笔下的礼法之士既是"洪生",又是"裈中之虱",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先秦以来以虱比人的文化传统、哲学思辨中的"小大之辩"以及汉末以来名士风尚中的"扪虱而谈",对阮籍型塑礼法之士有重要影响。阮籍用丑的意象、荒诞的手法、类似讽刺喜剧的形式深度展现现实生活中复杂多维的人性,揭示名教礼法的虚伪和魏晋上流社会的腐朽,产生了极具张力的审美效果。这一文学典型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创新意义,也为后世塑造人物形象树立了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葛洪的代表作品《抱朴子外篇》,不仅是"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杰出子论,也是"骋辞章于来世"的鸿篇巨制。此书的不少篇章具有设辞问答、铺陈夸饰、韵散配合、文多藻饰、取材广阔等特点,因而在文体上非常接近辞赋。葛洪在子书写作中对辞赋创作方法的吸收运用,不仅拓展了辞赋的应用范围,而且从文体上为子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北朝时期子论的再度繁荣,与葛洪等人在文体方面的尝试探索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葛洪不仅在道教及相关的化学、医学等领域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史学领域也有相当的成就.他重视著述立言,整理编撰了<西京杂记>等不少历史文献;及时总结东吴、西晋灭亡的历史教训,为东晋王朝提供历史借鉴;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肯定"今胜于古"是历史必然.这些都说明葛洪识见非凡,干宝称他"才堪国史",绝非虚誉.  相似文献   
8.
9.
白居易前期诗作中表现出了“明道”与“缘情”、“尚用”与“尚美”等两歧性,而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白居易前期的诗论却又是以“明道”为宗,倡导写实尚俗,忽视了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征.显然,他的诗论与实践之间存有抵牾.但是白居易始终没有直面其诗歌中的这些矛盾,究竟是他的无意识抑或有意为之?从白居易的家庭环境、心态性格及其相关的客观存在等方面来看,其前期诗作中存在的两歧性或许是合于情理的.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概括全面,但在论述五言诗时对魏晋大诗人陶渊明只字未提,其原因是刘勰与陶渊明两人对"自然"有不同理解以及刘勰对玄言诗的误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