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勾勒出了一幅宏伟蓝图,如何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把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与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统一,近年来,《深圳特区报》积极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创新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新闻俱乐部。这些新闻俱乐部一般来说都是为新闻记者进行社交活动而设立的,常附设酒馆、娱乐室等,供新闻记者们工作之余休息和娱乐。然而,日本的记者俱乐部却是以采访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能,这也是日本的独特新闻管理风格。在日本,记者俱乐部是新闻采访的中心和前线,是平时记者们最关注的地方。报纸登载的国内新闻,除一小部分是接收通讯社的电讯,绝大部分是记者们在记者俱乐部采访到的。日本的记者俱乐部是吸引记者云集的“消息源”。每天报载的新闻虽然数量庞大、种类纷繁复杂,但都有各自新闻发生的地点和采访地点,这采访的地点就是各新闻来源相应的记者俱乐部。政治新闻来自政党、议会、政府各部门的记者俱乐部;社会新闻来自警察署、警视厅的记者俱乐部;经济新闻来自证券市场、交易所、经济团体的记者俱乐部;……。几乎所有的新闻都有其相应的归属记者俱乐部来负责向记者们通报和解释,记者只要抓紧自己的记者俱乐部,一般也就不用担心漏掉重大新闻了。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宣布iPad问世.不几天,老耿就在深圳报业大厦1楼遇到几位<香港商报>主力记者.他们当场给老耿演示如何用iPad看<深圳特区报>,这让老耿甚为感慨.从此他就围绕电子阅读器的话题,不断上网查询有关资讯,追踪报纸今后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每天拿到《南华早报》,你不会只是翻翻看看、浅浅阅读了事,它快速、流畅的阅读呈现和深入、厚重的内容展示,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包装,吸引你细细品味。2011年5月16日,酝酿多时的香港《南华早报》改版报纸与读者见面,引起报界广泛关注,这份拥有百年历史的报纸,通过全新的设  相似文献   
5.
关籍华人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民众对美国第一位华裔大使寄予厚望。媒体更是颇为兴奋,在骆家辉被提名时就开始大肆渲染。如今,骆家辉到任已五个多月,回过头来看凤凰卫视2011年12月18日播放的对骆家辉上任100天的采访,或许能使我们媒体人在今后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多一分冷静,少一分主观。  相似文献   
6.
刘绩辉 《青年记者》2012,(16):73-74
随着iPhone手机风靡全球,iPad也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阅读工具.美国一些学校将iPad作为必备的学习工具,美国各大报纸也捷足先登,纷纷推出iPad版.目前,美国发行量位居前茅的几家大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纽约时报》①、《华盛顿邮报》②四大报推出的iPad(英文)版抓人眼球,引领时代潮流.此外,《华尔街日报》还推出了iPad中文版.  相似文献   
7.
刘绩辉 《新闻实践》2008,(10):62-63
2005年初,香港仅有一份免费报纸:都市日报.至2008年,在全球纸质媒体广告全面下滑、报社裁员、报业将会消亡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环境下,香港免费报纸却有了惊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念通过不同渠道凸显碰撞。描绘出纷繁万千的社会。 2007年11月13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对深圳多家商业银行11月实行“个人账户一日内取款不得超过3万,公司账户一日内取款不得超过10万”的做法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9.
心与百姓共跳动刘绩辉我们总说新闻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究引导的艺术。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颗和老百姓共同跳动的心,这样才能通过自己采写的稿件,通过自己潜心经营的版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愿望和情感,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生活。一我出生在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刘绩辉 《新闻实践》2012,(11):36-37
今年7月24日凌晨。台风“韦森特”袭击广东,由于应对妥善及时,“韦森特”对广东造成的影响不大。地处祖国南陆的广东省深圳市,南临大海,每年台风不断。深圳媒体在应对台风的报道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防洪抗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深圳报业集团处理台风报道的体会是,发挥报纸的特长,有责任,敢担当,才有影响力。 一、揭陈年“伤疤”,借他山之石,警钟长呜 深圳人不会忘却20年前的惨痛一幕,那块陈年“伤疤”深深烙在深圳人的心中,让人记忆犹新。1993年9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淹没了半个深圳。罗湖老城区排水系统陈旧,排水能力差,积水成河。最繁华街道之一的建设路积水最深处达肩部以上;一家五星级酒店地下车库全部被水淹没;龙岗新城区因一些施工泥土堵塞了下水道,致使一些小区一楼许多居民家中积水达齐腰深。那场水灾,整个深圳人员伤亡虽然不大,但财产损失难以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