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引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鲜明宣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档案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档案镌刻着党和国家艰苦卓越的复兴缩影,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为综合拓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从"馆内深耕"与"馆外联通"两大维度建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框架。[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作出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文旅融合语境下"馆内深耕"与"馆外联通"维度及其下属融合类型的内涵,探究各融合类型的形式/要素和应用。[结果/结论] "馆内深耕"维度关注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依融合深度可分为信息型融合、沉浸型融合;"馆外联通"维度关注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据融合内容与形式可分为嵌入型融合、文创型融合、研学型融合。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预印本平台建设策略,文章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面向我国人文社科各领域学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使用情况与主要诉求。调查发现: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存在多种顾虑,了解程度和使用率较低且存在结构性差异,偏向于使用知名度高、专业性强的平台,使用意愿以乐观积极和保留观望态度为主,对预印本平台的诉求集中于期刊推荐、快速发布、著作权保护、学术评价体系认可等方面。建议综合运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策略推进预印本认可政策体系构建,重点提高人文社科领域资深学者对预印本的认知,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先导推广预印本平台的使用,强化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协同。  相似文献   
4.
建设以预印本为载体、预印本平台为媒介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可有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动力保障。文章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以文献调研结果、主流预印本平台网络调研数据、相关事件与案例分析等多重证据为支撑,阐明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多层次系统构成及互动机制,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预印本的保留观望、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的分立以及预印本在主流学术体系中的游离,阻碍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微观、中观和宏观生态系统的互动共生。为破除上述障碍,应增强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同,促进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的协同,并推动预印本融入主流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狂想     
深红的落日把远山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远处苍黛的低山驮着一轮斜阳,夕阳扶着远山。玫瑰色的晚霞,梦幻般神奇的笼住了温情脉脉的草地。一头栗棕色的马拉着一架撒丁岛式的大车缓缓而行。精灵似的美丽小河静静吻着夕阳的金晖,波光闪闪。父亲总是喜欢在这时带我出来散步,或是在小河中划船,那是父亲亲手做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基于用户画像与资源画像联动的精准知识服务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效能,切实满足用户个性化的知识需求.通过剖析用户画像与资源画像的创建流程,明确"画像对接→服务传送→服务反馈→画像修正→画像对接"循环式的画像迭代与精准知识服务实现机制.利用画像拓展、画像聚类、画像演绎、画像追踪,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关切到用户全方位的知识需求,促进全共享知识社区的构建,实现全内容知识产品的生成,并达成全过程知识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开放流动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引入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探讨科研知识创新系统运行框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并阐述学术资源垄断阻碍知识创新的机制。[结果/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典型的学术垄断现象发现:当前学术界存在学术期刊版面垄断、学术评价话语权垄断、学术文献数据库垄断等一系列学术资源垄断问题,抑制了知识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传播的开放性和学术生态的均衡性,阻碍了知识创新。从学术资源反垄断视角,提出知识创新促进策略:探索建设新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推动由学术共同体主导学术评价,促进学术数据库公益与商业并行运营机制,从而达成知识生产争鸣化、知识评价全面化、知识传播开放化,促进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提供较为成熟的研究框架,为突围其建设困境、提出针对性策略提供重要的考察视角。[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及对ChinaXiv、arXiv、SSRN等9个国内外主流预印本平台的网络调研,梳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利益相关者构成及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剖析各利益主体围绕预印本发布前置、开放获取、质控弱化而形成的利益冲突、顾虑和矛盾,并阐释由此产生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困境。[结果/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从利益协调、利益维护和利益保障3个层面提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策略,即促进预印本与期刊共生发展、完善预印本著作权保护机制、将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档案学科身处变革的风口,探讨档案学科发展应当何去何从具有重要意义。一级学科更名这一事件在为档案学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拓展档案学科发展空间、优化档案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使档案学科地位被边缘化、独立性被削弱、课程消隐泛化、生源危机加重。由此,本文提出档案学科守正与创新的发展路径。一则,应守学科之本,不断优化档案学科建设。即担当使命,回应并引领社会需求;正本清源,聚焦档案学科研究根本;立足本土,促进档案学科自主创新。二则,应借更名之机,谋求档案学科新增长点。即融合发展,拓展档案学科研究视野;协同开放,培育更广范围的学科共同体;着力长远,探索学科教育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0.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具有重大价值: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意识,鼓励原始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提高话语优势;塑造哲学社会科学开放交流生态,破解垄断难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呈现知识全景。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应以重建学术交流与传播新生态、支撑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秉持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以法规制度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理念;其建设总体框架可从思想层、组织层、机制层、制度层、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七大构成要素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