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现代书话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是传递知识的小品文,不作学理的讨论;它是以性情的文字表现作者的个性:它结构灵活,注重留白的艺术.书话的特点决定书话的出版发行不宜过热,书话须保持自己的文化、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2.
周逢琴 《华章》2007,(9):182-182
学衡派在反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同时,提出他们的"新文化"和"新文学",但是,无论他们的理论主张看起来多么公正合理,却始终无法逆转时代的潮流,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一派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现实、文坛创作实际的双重隔膜.  相似文献   
3.
周逢琴 《出版科学》2012,20(1):105-108
李宣龚以诗人身份供职商务印书馆,数十年间鞠躬尽瘁,在管理经营、出版古籍、推动商务旗下杂志改革以及刊刻近代诗人别集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集经济文章于一身,堪称商务最重要的管理者、出版人和文化守望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章士钊曾于1914—1915年成功地主编《甲寅》月刊,1925年复刊《甲寅》,改为周刊.《甲寅》周刊具有"半官报"的性质,其作者群主要在政界而不在学界,虽宣传复古,却未能构成强大的思想阵营,栏目的编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资金来源解释不清、经营不善等原因,《甲寅》周刊饱受攻讦,停而又复,复而又停,成为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相似文献   
5.
“甲寅中兴”,本指沪上甲寅(1914年)的新剧兴盛,最早持“中兴”说的朱双云和一般亲历中兴风云的新剧家都认为,新剧中兴始于癸丑(1913年)下半年,而大盛于1914年春夏的新剧会演,会演后新剧中兴已渐趋衰落.所谓“甲寅中兴”,持续的时间不过一年多,甚至没持续到甲寅这一年结束.  相似文献   
6.
“欧化”不仅影响了汉语词汇、语法,而且对文学文体也有潜在的影响,适度地欧化,使现代散文卓有成就。欧化给现代散文带来文体上的新变,与传统散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具有亲切自然的风味;与旧白话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诗性。  相似文献   
7.
词语辨析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语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词语辨析既可知新又可温故。实际教学中,词语辨析不仅在意义接近的词语中进行,还在读音、书写形式和结构形式接近的词语中进行;既要涉及概念意义的差异,还要考虑色彩意义和语法功能的不同。辨析词语时可以采用词语选择、正误判断、语素比较和反义注释等方法,还应特别注意突出差异,通俗易懂,精讲多练。  相似文献   
8.
胡适之体一说出现于1930年代,指胡适用词曲的调子所创作的半新半旧的诗体,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关于胡适之体的争论,卷入这一争论的不同诗学倾向的作者对新诗的出路意见各异。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同人群于1918年形成了最强组合的阵容,以“重估一切价值”为共识,整合思想的多元分歧,推动了新文化的转型,建构了新文学的传统。《新青年》同人的分裂,根本原因并非由于群体内部的分歧,也不是由于陈独秀频繁的政治活动,而是同人精神的溃散,使杂志逐渐丧失了活力,同人群体自然消教。  相似文献   
10.
胡适提倡新诗运动,反抗旧体诗,是在对晚清宋诗加以批判的同时,对宋诗原型进行再阐释下的一场诗歌革命。他发掘了被宋诗派遮蔽的宋诗白话传统,并将宋诗以文为诗的传统发挥成"作诗如说话",为新诗再造了一个新的宋诗传统。胡适所做的,就是以现代的需要重新阐释和规定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